【转贴】潮汕历代先贤选述——唐代话说大颠
] 黄赞发 [潮人网]
韩愈贬潮,结识了一儒一僧。儒为赵德;僧为大颠。大颠生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卒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俗姓陈,或说姓杨。讳宝通,大颠是其自起的法号。祖籍颍川,出生于潮州。
大颠幼年即心远尘俗,志慕云林。大历年间,与药山、惟俨同抵潮阳城西郊海潮岩(即西岩)拜惠照和尚为师。惠照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怀让的弟子,《传灯录》称神照。慧能受法后居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创立曹溪派系,成为南宗之祖。此派对《般若菠萝密多心经》钻研颇深。惠照精持戒律,博通词翰。唐武宗时宰相李绅曾为他的石室题铭:“曹溪实归,般若观妙。体是宗极,湛乎返照。”评价很高。大颠在西岩削发受戒,从惠照处获益不少。接着,他又游学到南岳参拜石头希迁禅师。希迁是慧能另一弟子吉原行思的弟子,与惠照可说是同为六祖的谪传徒孙。《传灯录》上对大颠参见希迁有一段颇为生动的记述:一见面,希迁问道:“何为汝心?”
大颠道:“言语者是。”所答不当,当即被希迁喝退。十多天后,大颠又前往参见希迁,问道:“除言语外,何者是心?”
希迁答道:“除却扬眉瞬目,将心来。”
颠道:“无心可将来。”希迁道:“原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大颠顿悟。
过了一会儿,希迁又问道:“何者是禅?”
大颠答道:“扬眉瞬目。”
希迁道:“除却扬眉瞬目外,将汝本来面目呈看。”
大颠道:“请和尚除扬眉瞬目外鉴。”
希迁道:“我除竟。”
大颠道:“将呈了也。”
希迁道:“汝既将呈,我心如何?”
大颠道:“不异。”
希迁道:“不关汝事。”
大颠道:“本无物。”
希迁道:“汝也无物。”
大颠道:“既无物,即真物。”
希迁道:“真物不可得,汝心见量意旨如此,大须护持。”
禅宗南宗认为“若得无心,便是究竟。”“但得无心,诸缘顿息。”慧能名偈“菩提本非树,明窗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最高概括。大颠与希迁的对答,不管多么风趣高雅,多么玄妙莫测,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大颠的对答,终于符合希迁旨意,因而要他“护持”。
大颠师事希迁之后,更加机辩无滞,还学到了希迁的大无畏法。曹溪派系以参禅为主,讲悟性,倡心修,追求见性成佛境界。大颠正是从希迁处尽得曹溪真传。贞元初,他回到广东罗浮山瀑布岩,常寂然晏坐终日。有一次,御史张远凡上山游览,大颠兀自打坐,不参不迎。张远凡大怒,抽出佩刀要杀他。他竟伸长脖子,一无畏惧地说:“若中丞杀我,是前身与你有仇,今得报应。不然,你今天杀我,将来也要得到报应的。”张远凡自觉惭愧,收起佩刀,向大颠赔礼。
此后,大颠返回潮州,先后游历惠来的庄严禅寺,普宁的马嘶岩、洪山岩,潮阳的双髻岩、马岩。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大颠率门人善觉、玄应、智高等数十人到潮阳东山开辟白牛岩,斩伐榛莽,筑庵修禅。远近各地闻知前往拜师者越来越多。白牛岩容纳不了众多徒众,大颠便于贞元七年(公元791年)择址于龙山湾幽岭下,创建灵山寺。灵山寺创建后,前往聆听传法者往往多达千余人。他大动禅兴,训导徒众,说:“学道人须识自家本心,将心相示,方可见道。”“此心即佛,不待修治。何以故?应机随照,冷冷自用,穷其用处,了不可得,唤作妙用,乃是本心,切须护持,不可容易。”
灵山寺创建28年后,韩愈被贬到潮州任刺史。当年大颠已届89岁高龄。韩愈到任后,获悉大颠高名,连修三书请大颠到潮州城会晤;不久,韩愈移任袁州,离任前到潮阳祭大湖神,又亲自到灵山探访大颠,向他辞行,并赠他官袍留念。这一段千秋佳话,却又引出了一宗历史公案。首先,关于韩愈与大颠连修三书事,就一直争论不清。欧阳修、朱熹等认为是真,苏轼、杨慎、陈澧等断定是伪。韩愈与大颠的交往,更是历代聚讼纷纭。有的说这是韩愈向佛教妥协投降;有的说这是韩愈前后矛盾,不可思议;有的说这是韩愈纯属爱才之举;有的说这是韩愈反佛所采取的新的策略。
其实,韩愈当年已对此自行作了解释。他在《与孟尚书书》中说得十分明确:
来文云:有传愈近少信释氏。此传者妄也。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远地无可与语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数日。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往来。及祭神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
按韩愈的解释,他结交大颠,一是因为远方没有可与交谈的人;二是难得大颠是个聪明人,识道理,且放荡不羁,能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并说明这是人之常情,不是崇信佛法。大颠所识的道理,应该是包含着儒学的禅宗理论。范文澜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已曾指出:“所谓道理,当然是儒家的道理。佛徒谈儒道,自然是颇为聪明。”高僧谈佛道,还算什么聪明?禅宗是儒学化了的中国佛教,大颠属禅宗,当然与韩愈有共同语言。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题大颠堂壁》诗中,大惑不解地说:“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这是不询禅宗教义所致。
孟简的《大颠别传》和被认为是现存的早期禅宗史书最古本的《祖堂集》都有关于韩愈与大颠的谈话记录。这里聊摘一段:
愈: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流人中国,汉宋陈魏,事佛弥谨而莫不夭且乱也。
颠:佛者,天下之大器也,其言则幽明性命之理,其教则舍恶而趋善,去伪而存真。
愈:佛者,不谈先王之法,而妄倡乎轮回生死之说,身不践仁义忠信之行,而造乎报应轮回祸福之故,使其徒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贼先王之道。
颠:心地无非,佛之常乐。如孔子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之与人子言,必依于孝;与人臣言,必依于忠。此众人所共守之言也。
这里,韩愈与大颠的“与之语”,不能不说是儒、释(禅宗)思想的一次实质性交流。大颠大谈儒道,韩愈则大动禅兴。不管其交谈内容的可信性如何,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儒道与禅理实有不少交汇融通之处。黄雨先生在《留衣亭》诗中有“释氏儒家一法门”之句,确是一语中的。
大颠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历代对其评议者众,不时有所提及的就更多了。王安石在《送潮州吕使君》诗中就十分推崇地说:“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为他撰传的也不乏其人。除前面所说孟简外,还有元代僧人了性,明代浙江提学林大春等,都分别撰写了《大颠传》。民间还流传了不少诸如“土坑拔木”、“袖影化田”等有关他的法力神功的故事。历代朝廷也对他很为器重。早在他圆寂前二年的长庆二年,唐穆宗就赐额灵山寺为“护国禅寺”。祥符三年(1012年),宋真宗赐给禅寺新译第一部藏经278卷;天圣七年(1029年),宋仁宗诏改称灵山寺为“开善禅院”。
大颠是一位在岭南佛教史上很有影响的高僧。{电精心钻研佛经,成为唐代佛教曹溪派系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著有《般若菠萝密多心经义释》和《金刚经义释》;又自编了《金刚经》1500卷,《法华》、《维摩》各30部藏诸山中。可惜现除《般若菠萝密多心经义释》存有日本续藏经本和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外,余均已佚失。大颠还为我们留下了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颠墓塔。据林大春《大颠传》所载,唐末修葺大颠墓,“骨髀尽化,惟舌根尚存如生”;宋至道年间乡人又开墓视之,"惟古镜一圆而已,乃叠石藏之如故”。故世称墓塔为舌境塔。
《潮汕历代先民与先贤》黄赞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