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壮志凌云郑松辉
钟 立 [潮人杂志]
获悉“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郑松辉到广州为参加“挑战杯”的学生举办学术讲座,记者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赶往广州,在风景秀丽的华南理工大学西湖苑对这位杰出的科学家作了一次专访。
全程参与“神舟”1至5号飞船研制
郑松辉1937年出生于澄海新溪下三合乡,1960年从澄海中学考入当时在北京的中国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第7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的前身),从事返回式卫星研究设计工作。“当时一毕业就分配到从事尖端科研的部门工作,心里觉得很自豪。一种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心理非常强烈。”带着这种强烈的愿望和聪明才智,郑松辉从最初的方案设计、方案论证做起,一步步做到总体协调、总体测试,他本人也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一步步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的副总设计师、研究员。
1992年,我国正式启动载人飞船研制工作,从中国科学院和第7机械工业部抽调骨干力量进行技术攻关,郑松辉就是从那时起和飞船结下不解之缘。载人飞船的研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不同的科研领域,需要进行大量开创性的工作。郑松辉反复对记者强调一点:研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飞船从发射到返回,其中有载人技术、控制制导技术等多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要攻克,并形成产品;物件从设计图纸到成为一个物理产品,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加工调试过程,而载人飞船的性质决定了涉及飞船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说起“神舟”系列飞船,郑松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根据当初确定‘争八保九’的目标,第一艘飞船争取在1998年发射,至少应确保在1999年之前发射。从1996年开始,整支研制队伍就进入了没有节假日的攻关状态。”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前,测试过程中发现飞船出现一台计算机不同步的问题,这是一个本来可以忽略的细节,但大家本着极其严谨的科学精神,硬是不放过这个细微的瑕疵,最终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二号飞船在与火箭对接时,发现对接面一个开关会提前接收到信号,这是一个涉及飞船安全的关键问题,经过一番仔细查找,结果发现是插头的问题。插头问题三号飞船也碰到过,当时为了解决这个插头工艺的问题,整个队伍撤回北京,在各系统的齐心协力下,延后3个月才最终解决。“由于总是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提高飞船质量,到最后发射时心里反而比较平静。”
郑松辉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对整支队伍都是一次很大的促进和鼓舞。按计划1999年以后每年生产、组装、发射一艘飞船,这个工作量若按常规进行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尤其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数月,正逢“非典”疫情肆虐,为了保证工作进度,研究队伍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若有人感染,就整个替换下来,由第二梯队接替,确保工作不停下来。大家都是凭着一股精神,长时间超常规工作,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一次次取得成功。
一生受3个人影响最大
谈到对事业的理解和追求,郑松辉坦言,刚开始并没有一个很大的理想或目标,只是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神秘感,充满着对未知的探索,而且对自己能从事这样的工作充满了优越感和自豪感,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信心去做好工作,报效祖国。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逐渐实现,自己对工作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郑松辉对记者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老一辈中国航天人的宝贵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将代代相传。它要求有奉献精神的人投身其中,不断追求探索,永不满足,不断积累经验,一分耘耕,一分收获,把别人想不到的想到了,这样才是对事业尽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用在郑松辉身上得到好的体现。他告诉记者,这一生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一些榜样的力量。“对我影响最大的是3位老一辈的航天人、领导者。第一位是孙家栋,他是我们的老部长,是一位老院士,他的总体协调艺术让我十分饮佩。因为航天工程牵涉到多个部门和单位,又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如何把这许多不同的看法融合到一起,能为大家所理解并认同,形成为统一的、可实施的方案并最终付诸实施,这需要非常高的水平和艺术。孙老堪称这方面的典范。”第二位是任新民院士,曾任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是技术决策人。“任老是权威,但他没有架子,非常平易近人。他发现哪个环节有问题,总是直接找到具体负责人,当面把问题讲清楚。
1999年试验飞船发射前,他当时是顾问,在参考了大量资料后,觉得在返回的阶段可能需要更多的保障,就把我叫去,问我返回阶段的设计思路。我把整个阶段,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向他说明,互相切磋,每个环节都非常的认真、细致。”第三位是郑松辉的上司,返回式卫星总体设计师王稀季,“他知识非常渊博,工作非常严谨,什么事都要求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他往往要求你在完成某件具体任务时考虑的比他更周全、更深入,否则,他会告诉你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再加以考虑。在王总的直接领导下,我也养成治学严谨的作风,对年轻人也会做出同样的要求。”
要激发更多潮汕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郑松辉颇有感触,他认为年轻人只要自己有想法,就应当努力去争取、去追求。
郑松辉出生于农家,家庭经济贫困,几个兄弟都因为经济原因早早便走出校门,务农养家。惟有郑松辉在上了高中之后还一心想考大学,当时家里对他继续升学的态度处于两可之间,在他的坚持之下,靠着助学金和奖学金,才最终完成了求学之路。“做人关键要自己有追求,有想法,哪怕目标不高。我上初中时,最想当一名拖拉机手;考上高中后,就想考大学。上了大学,当时有一种感恩的思想,只想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工作后,也是一个目标、一个目标慢慢的逐步去实现,一步步走到今天。”
郑松辉认为,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应当从小抓起,不能等到上中学、上大学再强调。应当创造条件,让更多少年儿童接触、接受各种科普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某个方面有兴趣,有想法,哪怕只是胡思乱想,也能培养出一种开阔的思维。“潮汕人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聪明才智闻名于世。如果能够开展更多的科普教育,激发更多潮汕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那么,毫无疑问,将会有更多的汕头人能对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不少和郑松辉相处的年轻人都有一种感觉:怎么郑老师对这方面也知道这么多?好像比我们还知道得多?对事物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是郑松辉在中学时就养成的良好习惯,他曾是高中学校的文体委员,对许多活动都得心应手,这些使他既有广搏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又锻炼出一副健康的体魄,“我今天已满66周岁,每天应对繁忙的工作,仍觉得精力充沛,爱玩爱动,这都是年轻时打下的基础。”
夫人也是澄中校友
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郑松辉的爱人也是澄海人,是他在澄中的校友,1968年结婚后,两人曾分居两地8年之久,直到1975年爱人才从浙江金华调入北京,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爱人原先是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毕业,进京后转从通信卫星电源设计,现已成为此领域的专家。结婚至今30多年,夫妇俩恩爱如初,并养育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北京服装设计院工作,二女儿在外国留学,攻读电子工程专业。郑松辉说,事业上有成绩,跟家里人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他很感激家里人对他的支持。
虽然已离开家乡多年,郑松辉对家乡依旧充满了感情。今年初,他曾回家乡一趟,觉得家乡变化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