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潮汕文化困境及原因探析——从“潮剧”谈起
草办居士 [《天涯社区》之广东潮汕版 ]


作者:草办居士 提交日期:2004-8-25 23:52:32

  一
  小时候,除了最盼望春节之外,就是盼望家乡拜神祭祀做戏了。当戏台一搭好,小孩们总会争先恐后拿着家里的破草席去占位置。可能是小孩生性好动喜欢热闹,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是一种快乐。然而,往往是小孩会拿着父母给得比平时要多得多的零花钱,在戏台与卖糖果的老伯之间的短短距离来回穿梭着,当糖吃完的时候,小孩也开始趴在母亲的肩膀上或者怀里然后记不起回家的路。
  随着岁月的推移,小孩也逐渐长大了,村里的戏台仍然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出现,那原来占位的破草席早已经被扔在了垃圾堆里,以前那种看戏和穿梭的快乐只停留在小孩童年的记忆中。母亲仍然会在这个时候去履行那庄严肃穆的仪式,因为没有位置看戏所以母亲总是站了一会就说累了回家休息。
  家里有宽敞舒适的红木沙发,也有电视和vcd。母亲可以一边品茶一边看她喜欢的剧本。这当然比在露天的戏台舒服多了。但是,慢慢的,也只有外婆来的时候,母亲才会记得家里还有许多潮剧的片子。
  妹妹最怕在看她喜欢的娱乐节目的时候外婆来,因为外婆来了母亲总要换频道。外婆不识字,我也不知道外婆是否真的能看懂潮剧,虽然我知道外婆很喜欢——可能跟家乡大多数老人一样。因此,有时候她总要我这个读过书的外孙坐在她身边然后跟她讲剧里面的故事。但是我总觉得大概我可以去当导演了,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故事的结局,而且大部分都大同小异,因此,有时候我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是看到外婆她老人家高兴起劲的样子,我还是觉得很开心。妹妹说这个最好了,能磨练我的耐性。我笑着对妹妹说,当这样的“翻译”,确实是件“苦差事”。
  
  二
  我不知道究竟是潮剧开始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还是我们的生活开始远离了潮剧。但是,远离是已经可以肯定的了。这种远离无论如何对于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间艺术瑰宝的伤害毫无疑义是致命的。我并不是一个怀旧的人,但是对于这种现实我还是总会担忧。虽然我现在不敢肯定潮剧及其剧团已经存在着生存的危机,但是落后、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表演单调、艺术水平下降、演员、观众甚至体制的老化。即使是原来久负盛名的剧团也是一而再、再而三搬演积攒老家底,新剧目乏善可陈!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潮剧讲述故事的套路绝大部分仍然是停留在中国明清“才子佳人”派的惯用套路,往往从“穷书生(表哥)与富小姐(表妹)花园幽会、私定终身至遭到强烈反对而最终依靠金榜题名喜结良缘”。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曾受到来自鲁迅先生艺术尺度的强烈批评。虽然说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这样的结局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我们也不是如同在文革的特殊时期一样把类似《陈三五娘》、《杜十娘》等这样的剧本看成是没有阶级斗争,宣扬阶级调和,美化妓女和地主公子哥,赞美封建统治者处理内部矛盾如何“英明”,借以讽刺现实社会,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才子佳人而认为是“毒草”和严重错误。但是,没有思想、没有崇高、也没有终极关怀却又如何能在历史发展潮流的荡涤中站稳自己的脚跟呢?
  另外,在潮剧当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另外这样一个主题:复仇。这种复仇如同前面所说的才子佳人套路一样最终寄希望于金榜题名或者清官的偶然路过(出巡)而使正义最终得到实现。对于这种故事情节的安排的固执选择在我看来是一种“抱残守缺”。我们遗憾的看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进行了这么久,而曾经作为中国现代化前沿地带潮汕地区在社会历史观上仍然停留在历史的故纸堆。本来鲁迅曾说过:发思古之幽情,往往是为了现在;史家克罗齐也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潜心于传统,需要我们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使历史能够为现在提供更多的启示。所以,显而易见,这种只停留在历史的故纸堆的历史观与时代及其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虽然说“百样乡音百样戏,百样戏曲传乡情”,但是,在传乡情之余,我们明显还需要些什么!
  并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的节奏是越来越快,这样也导致了“快餐文化”的应运而生。我并不是说让潮剧这样的传统艺术也成为趋时之作,然而对比“快餐文化”的虽有偏颇但不失明快而潮剧的沉闷、单调和冗长,我们特别是从事潮剧艺术创作的人士是否必须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在这里或许我们可以更加理解为什么潮剧观众会老化的原因所在。
  众所周知,艺术创作,尤其是以创造视觉形象为己任的舞台艺术,不能脱离生活,回避生活。潮剧固然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厚的艺术底蕴,但是要想在未来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能够拨动起自己舞台上的时代韵脉,张扬起时代的精神。我想这是我们特别是从事潮剧艺术创作的所有人在探寻潮剧新的出路的时候必须面临并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三
  潮汕僻处岭外,在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远离政治、经济的中心。相对来说受主流文化、中心文化的辐射比较小。这种先天的条件使潮汕文化能够在与主流中心文化的碰撞、竞争、渗透、融合中得以保存和形成自己的鲜明和独特的个性,但是却同时也造就了潮汕文化相对保守、排外的一面。而潮剧正是潮汕文化这种保守排外的文化特质的一个缩影。因而,当我们看到所谓文化的发展需要历史的沉淀的同时,也看到了这种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为潮汕文化发展的沉重包袱。
  在这种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下而形成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心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日益彰显了其存在的问题:迷信的泛滥、宗法势力和宗法意识、文化排他性等。这些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明显是格格不入的。这也成为了潮汕地区发展一个具有强大力量且从现在看来在短期间内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这种保守排外的文化传统一直为外来者所诟病,同时也被认为是潮汕地区虽然能够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发展能够走在全国前列而到现在却明显显示出后劲不足甚至消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生活在家乡的人在这方面应该更有切肤之痛,我们已经感觉到这种保守排外的文化传统给我们的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但是这些问题经由曝光后被无限扩大而甚至被“妖魔化”了。比如潮汕文化及生活方式的“排他性”,但是试问中国哪个地方文明、地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精神??潮汕文化作为边陲文化而存在一直被排斥在主流文明之外,它的这种文化特质毋宁说排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
  
  四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潮汕僻处岭外,在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远离政治、经济的中心。相对来说受主流文化、中心文化的辐射比较小。这样,一般认为,潮汕文化的保守与排他性有两个原因:一是潮人作为中原的流民,由于对于生存的惨烈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了存在的虚无,这样也导致了潮人往往只重视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目光。因此潮人更多的是以一种保守的人生态度而缺乏创新开拓的精神。而这种流民的命运也决定了当他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中时,必须守望相助才能立足发展。一是潮人祖居地又是昔日的“尾省国角”,从地理环境上三面被山隔绝,人地矛盾紧张,一面朝海,出于生存的需要因而对传统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强大的凝聚力,而这个凝聚力的显现就是强大的排他性。
  应该说,这些解释从地域和社会因素的角度来看是有道理的。然而,这仍然不够。因为一个会令人感到疑惑不解的现象是:散居在世界各地1000多万的潮籍华人的经济实力和活力是令人钦佩和羡慕的。在世界的华人富豪榜上,如果以祖籍来分的话,当属潮汕人士的经济实力最强。因而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问题:这些客居国外异乡的潮人如果没有能够融入当地的文化环境,缺乏当地环境的有力支持,他们又怎么能够在经济领域上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最终取得成功呢?
  这确实是个饶有趣味的现象。
  在我看来,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如同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潮汕文化作为边陲文化而存在一直被排斥在主流文明之外,它是一种非正统的世俗文化。它的这种文化特质毋宁说排外,应该说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它在与中原的主流中心文化甚至是其他同属于岭南文化比如广府方言地区的岭南文化、客家方言地区岭南文化、西江地区的古文化和广州、香港、澳门的近现代岭南文化的碰撞、渗透当中保持自身特色的一种自觉选择。
  事实上,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自古便与政治有着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一个城市地区文化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由“一只看得见得手”在决定着的。这是因为文化的发展需要政治资源的滋养,政府机构是文化的的第一投资者——它既有政策上的优势,比如现在全国都在全面推广普通话,也有资金上的优势。政治上的优势非常容易造就文化上的强势——比如国家的一流学府和文化团体基本集中于首都、省级的文化机构和团体则集中于省会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发展的重点往往都是政治的中心,而作为非行政中心的城市地区,非常明显其文化的发展便自然有了先天的不足。因而,作为这些非行政中心城市地区的文化,要想能够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和文化的碰撞融合下要得以生存和发展,没有一套严密的自我保护体系确非易事!
  
  五
   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潮汕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利用政策上的优势使自己曾经走在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虽然现在经济出现衰微和消退,但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潮汕文化的发展应该是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另外经济的发展也应该能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内容支持。这本来应该是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但是潮汕文化对于这种经济发展的反应似乎是轻描淡写。也就是说这种经济上的相对强盛和文化的式微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疑惑和不满。甚至会批评这是一手硬一手软的发展模式。
  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汕头作为特区谈起。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汕头作为特区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特区,而非政治上、文化上的特区。政治、文化领域的改革在国家政策上仍然十分慎重,左顾右盼,三思而后行!它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央允许特区在经济上打破旧体制的条条框框,实现经济的超常发展,却没有给特区以文化改革的实验权和开放的优先权。所谓“排头兵”、“窗口”等等功能只是为经济发展的目标而设定的。因而特区并不能成为文化发展的前沿,其城市文化的发展仍然依靠的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惯性,在地域文化与特区文化之间,我们远不能完成向特区文化的转变。
  另外,也正是由于特区只是经济的特区而非文化特区,因而在思想和体制上并不能给文化人更多的自由度,与其他非特区城市相比,这种优势并不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短短的二三十年的特区发展,本来面对着上千年的传统地域文化,加上这些先天不足的因素,它给地域文化的冲击力几乎等于零的事实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家乡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其原因所在,需要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无论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外力的压挤,它都需要我们去反思并试图探寻出路。这不仅仅是作为所有潮汕人的家乡情结所决定的期盼,更是作为保存地域文化历史价值的要求。外力的压挤将会始终存在,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当然这需要民众、知识分子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潮汕社会在20世纪30年代的近代化达到了巅峰,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良性互动,因此,为家乡文化找到新的出路同时也将会促使经济新的发展,这会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2003.12.19于广州


资料来源《天涯社区》之广东潮汕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