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龙湖寨建筑特征初探 吴志敏

龙湖寨是潮州一处古聚落,位于韩江下游的西溪与古彩塘溪(已湮没)的叉口处,其地可谓人杰地灵,是古潮州的重要商埠,又是人材辈出的“风水宝地”。龙湖又称塘湖,因村西、南、北皆池塘(古彩塘溪遗迹),故名。初创乡年代应为南宋绍兴二年以前(《海阳县志》有绍兴二年建地藏院的记载),经数百年龙湖先民的建设,至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筑寨自卫,自迩,龙湖寨就形成了“三街六巷”的聚落规划格局,寨中汇聚有数百座宗祠、府第、商宅、宫庙等建筑物。至今较完整地保存尚有一百多座,是研究潮州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大型民居聚落。历史上的龙湖寨水陆交通便利,对它后来成为繁荣的商埠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创乡之初,龙湖寨东有韩江西溪,西临尚未湮没的古彩塘溪,陆路又是通往府城的要道,周围十里沃土。恰处于韩江的出海口,古时陆路交通不便,大宗货物运输多通过水运,由于龙湖具备水陆交通的特殊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历史上潮州的物资集散地之一,16世纪以后,海运业逐步有所发展,潮州后来兴起的小港口如东港、西港、溪东、南陇、东里及沙汕头,共同组成了当时联运的港口群,其中的西港即是龙湖东南方的西溪出口处,故龙湖历史上一直是潮州商业贸易十分活跃的墟市。目前从龙湖寨遗存的民居聚落规模,尚可想象出当年望族聚居、富商云集的盛况,其规模是一处正在发育的城市雏形,是可耕可贾的理想人居环境。清咸丰八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潮州辟为通商口岸,因潮州民众强烈反对,加上南海滨线逐渐南移,咸丰十一年,中英双方改汕头为通商口岸,汕头港和樟林港从此随之崛起,西港和潮州其它港口一样,其海运口岸的功能逐渐退化。龙湖自迩也成为内陆镇。由于龙湖晚期地理位置的变化,得不到商业经济的刺激,整体经济退坡,加上潮汕不能随便拆改祖屋的传统观念约束,故较完整地保存了龙湖寨全盛时期的风貌。这些建筑的风格特色同潮州传统建筑一样,属福佬建筑的风格。但是,仍然具有自己的风格特征。综观整个聚落建筑,可用“极具个性”四字概括。首先,从聚落总体来看,潮汕的乡村聚落多为聚族而居,一般是一姓一乡或数姓一乡,而龙湖寨作为一个自然聚落,其聚居姓氏达五十余姓之多,寨中宗祠、家庙百余座,民居、府第数百座,直街长度达一公里有余,(早年潮州府城的太平路长仅1678米)。是潮州少有的姓氏繁多、宗派林立的杂居聚落。其规模之大,在岭南地区的自然聚落中极为鲜见。可见,龙湖寨的聚落规模在岭南地区具有独特的个性。其次,龙湖寨因历宋至今近千年的历史,寨中尚保存着少量线条洗炼的宋式的建筑构件,大量的带简约风格的明式建筑、华贵尚美、精雕细刻的清式建筑、带太平洋彼岸装饰风格的侨眷建筑,可谓为古今并存,中西兼有、花样百出,不失为一座潮州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在建筑形制上,由于受商业经济的影响和具体地理条件的限制,龙湖寨中的府第、民居较少受到《营造法式》和《工部做法则例》等官式建筑形制的约束。在平面布局方面,因地理条件的限制,龙湖寨中的府第、民居大部分无法横向发展,形成多纵轴线的建筑群体,只能沿中轴线纵向发展,个别府第达八进之多。这些建筑平面布局在潮州民居建筑中甚为罕见。明代初年,朱元璋申明官民第宅之制有明确的规定。《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公侯“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一品二品官员,“门屋三间五架,门用绿油及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至九品,“正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同时规定,“一品官房……其门窗户牖并不许用髹油漆。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妆饰”。而寨中个别家庙宽“准五间”,斗拱及彩色妆饰更是比比皆是。寨中个别建筑由于营造者的心理或条件等因素的作用,在构件、建筑符号的处理上一反传统样式,形成鲜明的个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黄府的檐口桁横贯三跨,长约12.8米,是国内传统建筑中鲜见的超长构件。婆祠的大门肚宽达建筑物宽度的一半,比例极为张场,有“阔嘴祠”之称;天后宫大门两侧的抱鼓石内向一面,分别为剔凿花活(浮雕),主题为双狮戏球。在中原地区,抱鼓石下部雕为须弥座,中间为鼓形,饰以花纹浮雕,上部透雕狮子,这是常见的样式。(据《营造法原》,将圆鼓部分雕成狮形者,以术语称,叫拉狮砷或挨狮砷。)但是在潮州却为孤例。天后宫的门神绘着二位端庄肃穆、和蔼慈祥的女性。虽然中国的门神,多是采自征战疆场的武将,诸如秦琼、尉迟恭、岳飞、关羽、韩信、赵云等男性历史人物,但个别地区尚有绘着花木兰、穆桂英的女性将军。而在潮州庙宇中却未见先列。至于天后宫门神不是将军的形象,应是龙湖独有。在美学研究中,许多学者提出了“新鲜性”的观点。即在美的创作中,一成不变的美感是不存在的,即便是一种很成熟的,很符合美学规律的,具有很强表现力的形式创作,也不能长久不衰,一直被人们喜爱。只有那些更新的,另辟溪径的形式创作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产生新的美感,这便是“新鲜性”。也就是今日大家很熟悉的“时尚”观念。这一点,在许多艺术品创作及实用品形式设计中都反映出来,民居建筑形式的新鲜性就是“个性”。在类似的建筑技术手段、类似的建筑材料、近似的生活方式的制约下产生龙湖寨中的建筑物,不管营造者在营建时心理或条件等因素的作用,但从实质上就是为增加其建筑作品的个性,让人们从个性中获得美感。由此才形成千宅千面的建筑造型。才能以体形、体量的变化和其形式美的丰富变幻,赢得了美的赞誉。
(多谢吴兄赐稿!)

汕头电视台《晚间报道》:汕头有一群热爱潮学的青年人 李君 黄刚(图3)


[导语]
潮学研究在年轻人的爱好里本是冷门,日前记者在参加了一个有我市一群年轻人自发创办的学术网站《潮学网》与潮州市一文化网站《潮州人网》的联谊会时发现,我市有着一群热爱潮学研究和弘扬潮学精髓的年轻人,他们把自己青春的热情挥洒在这片养育熏陶他们的文化历史土壤上。去了解一下
[正文]
【配音】陈嘉顺是潮学爱好者之一,他的爱好起源于收藏连环画,不知不觉在潮学方面积攒了很多资料,现在研究的心得体会便常常见于报端网上。今年才26岁的陈琳藩,对潮汕历史文化发生兴趣已有近10个年头了,从最初在学校的校刊上小打小闹发表些文章,练练书法绘画,到现在他的学术论文已多次发表在了《潮学研究》《汕头大学学报》等潮学专业刊物上,近来还和他的同伴们一起为正在著作的《潮汕近代美术史》撰稿。
【同期声】自由撰稿人 陈琳藩 我就挺喜欢清朝时期潮汕地区一位很出色的学术家丁日昌先生的一付对联:做得来皆成事业、推不去即是因缘。咱们能做得来,是多是少也好,它就是一种事业,应该就是一种目标,无限多这样的一种小的目标汇起来就是一个人生的大目标。
【配音】在这些人群中,他们有的收集侨批、有的研究族谱,有的工于诗歌,本是互不相识的人,因为互相被网上发表的潮学方面的文章所吸引交流了起来,这些趣味相投的朋友也就凑在了一起。后来,大家觉得应该找个平台交流和收藏彼此的作品与资料,在今年的6月份,他们共同创办的潮学网便诞生了。在这方显得枯燥乏味的园地里,他们快乐地耕耘着,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许多专业在行的潮学研究者,著名潮学学者曾楚楠先生、黄挺教授和孙淑彦先生应邀成为了他们网站的顾问,黄挺教授还欣然担任了潮学论坛总版主,孙淑彦先生和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讲师陈景熙各自在潮学论坛上开辟了专栏。
【同期声】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讲师 陈景熙 在跟这些朋友的交流当中,其实我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从他们那里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我研究需要的材料和他们研究问题、看待问题的观点、视角也会给我一些启发,在此同时,我也可以和我们的朋友们一起分享我自己研究的心得、理解、体会。
【配音】这是本台记者报道的。
[字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