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学网向汕头大学图书馆无偿捐赠一批潮汕民俗文物和文献 陈俊华 [汕头日报]
2005年3月26日下午,潮学网8位潮汕文化爱好者来到汕头大学图书馆,向潮汕特藏室无偿捐赠一批潮汕民俗文物和文献,受到图书馆的热情接待。
潮学网(http //www.chxw.net)是潮汕三市几位喜欢研究潮学的年轻人自发创办的民间学术网站。潮学网这次捐赠了一艘约四米的清末泰国柚木艇,它是一位潮安籍华侨旅居泰国时的谋生工具,年老回乡养老时又将这艘长约四米的小艇带回潮汕。同时,还捐赠了清代潮汕祠堂的贴金堂匾“永乐堂”匾一通、旧时中药店漆木招牌“杨广合丹膏丸散各式药酒”直匾一通、金漆木雕梳妆匣一事、旧时潮汕民间送礼用的藤春盛一头和旧时轿夫殓工等苦力戴的尖顶小竹斗笠一顶。此外,潮学网还捐赠了两本珍贵的民国版潮人著述,分别是杨?人《苦闷》(1934年启智书局印)和薛汕《文艺街头》(1947年春草社出版)。这些文物和文献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潮汕发展的轨迹,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汕大图书馆对潮学网的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图书馆特藏组从今年起增加对潮汕民俗实物的收集,把日渐流失的文物收集起来保存在图书馆,对于延续地方的历史是有现实意义的。如果失落了一件文物,就等于失落了一段历史。而将于明年落成的新图书馆内设有实物收藏室,不仅为文物的保护存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还会为捐赠者建立专门档案,提供展示场所。潮学网的慷慨捐赠对汕大图书馆征集民俗实物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丰富了汕大图书馆的藏品,也让更多的读者看到这些承载历史的实物。汕大图书馆将永久保存这批珍贵的文物文献资料。
《晚间报道》曾旭波:痴情侨批基础研究的邮迷
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汕头市邮协成立20周年集邮展览上,老邮迷曾旭波凭借《侨批与邮政》的作品获得镀金奖,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曾旭波。
曾旭波原是汕头市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经济师,他以80贴片的侨批邮集夺取了镀金奖,这是汕头市目前为止,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一本关于侨批的邮集。而曾旭波在采集和制作这本侨批邮集的过程中,他研究的兴趣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从邮票转移到了侨批研究。
【同期声】侨批以前作为潮汕人在海外寄过来的银信,代表我们汕头一个诚信的东西。
这本《侨批与邮政》邮集记载了东南亚地区寄发侨批的情况,当中有一件侨批贴上了泰国第八邮政局侨批专用签条,是当前独一无二的珍品。这些侨批的收集凝聚了曾旭波大量的心血。自从两年前因为单位效益不好休息在家,正值43岁壮年的曾旭波索性潜心研究起了他收集起来的侨批。
【同期声】潮汕人研究潮汕侨批本身语言方面、民俗方面、侨史方面我们都很有优势,了解比较直接,比较有天时、地理人和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曾旭波陆续发表了《侨批列字分析》《侨批的批字可作“批次”解释吗》等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