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潮人教育事业与政治环境的互动——潮人学校转型的观察
李志贤(新加坡国立大学) [《汕头大学学报(文科版》]


文章摘要

追溯新加坡潮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现存由潮人社团始创或资助的学校,大多经历了两次明显而重要的转型。第一次是从潮人学校转型为深受中国政治因素影响的华侨学校,而在二战后由华侨学校逐渐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最终转型为新加坡的公立学校。本文旨在通过历史的脉络,探讨新加坡潮人社团兴学的历程,从潮人学校在性质上所经历的重大转型,分析新加坡潮人社团的教育事业与中国、新加坡的政治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观察新加坡潮人社团如何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其教育事业方面以更恢宏的姿态主动纳入历史的潮流,融入国家社会的建设行列,去巩固其传统的地位和加强其现代的价值。

关键词: 新加坡 潮人社团 潮人学校 教育 政治 互动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 enterprise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A study of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schools established by
Teochew associations n Singapore

By

Lee Chee Hia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bstract

The Singapore colonial government before the 2nd World War had always neglected Chinese education. Established as early as in 1845, the Teochew clan associations in Singapore played the main roles of not just helping the newcomers to settle down, acting as intermediaries in intra-community conflicts, but also running classes and schools for member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enterprises of the Teochew associations and discusses their proactive roles in the last century under the profound socio-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Keywords

Singapore Teochew Associations Education Politics Interaction

一.前言


潮人最早涉足新加坡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据宋旺相在《新加坡华人百年史》所载,潮侨先贤佘有进(1805-1883)于1823年(清道光三年)从汕头来新加坡,书中还叙述了他身世和他来到这个英国殖民地后所参与的一些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区活动。(1) 这是至今有关潮人最早到新加坡谋生,有史可查的文字记载。据英国海峡殖民地政府的人口统计资料,到了1881年,新加坡的中国移民总共已约有86,800 人,其中潮籍移民便有22,650人左右,占华人人口之26.1% (2) (见表1)。
早期南来谋生的潮人,多为从事劳力工作的单身汉,既疲于生计,又因文化水平较低,根本无暇于文化与教育活动。至十九世纪末,新加坡的商业经济已日渐发展,社会日愈进步,随着移居新加坡的潮籍家庭的激增,潮人社群迅速壮大,且在商业经营上崭露头角。潮人本有重视儿女教育的优良传统,商务贸易来往又极需广泛的知识和文字的应用,这就促使潮人社群开始关注后裔在教育方面的迫切需要。许多潮人设法让子女向有文化的长辈亲友或邻里学习,有些当学徒的年轻人则在夜间利用工作之余向店主或师傅学习,都是以口述相授的方法,并无教材可言。只有家境较好的家长,才有能力将子女送到私塾,或雇请老师到家中,教导子女读书识字,学习写书信和契据,以及简单的记帐方法,其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能够和家乡亲人通信,应付谋生经商之需。所以,早期新加坡潮人的“学校”多是社团、宗祠、庙宇附设的蒙馆或富商所开设的私塾。到了1898年中国发生戊戌变法后,海外华侨受到国内维新思潮的影响,陆续在侨居地集资创办学堂,培养华裔子弟。就在此种外在因素的推动之下,新加坡潮人在当时海外各籍华侨兴学的热潮中,也开始积极从事创办学校的教育事业。
追溯新加坡潮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现存由潮人社团始创或资助的学校,大多经历了两次明显而重要的转型。第一次是从潮人学校转型为深受中国政治因素影响的华侨学校,而在二战后由华侨学校逐渐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最终转型为新加坡的公立学校。本文旨在通过历史的脉络,探讨新加坡潮人社团兴学的历程,从潮人学校在性质上所经历的重大转型,分析新加坡潮人社团的教育事业与中国、新加坡的政治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观察新加坡潮人社团如何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其教育事业方面以更恢宏的姿态主动纳入历史的潮流,融入国家社会的建设行列,去巩固其传统的地位和加强其现代的价值。(3)


表1:1881-1957年新加坡华人各帮人口及其百分比

资料来源:Cheng Lim Keak, Social Change and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14.


二.端蒙与义安 ? 新加坡潮人教育事业的标志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陈云秋、廖正兴、杨庄缵等二十人发起捐资创办了“新加坡潮州公立端蒙学堂”,当时清廷两广总督还派刘士骥南来视学,商谈办校事宜。(4) 端蒙学堂之开办是新加坡潮人自创学校的先声,其意义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此,新加坡潮人之教育事业逐渐建立,逐步推广。
当时英国殖民地政府的教育政策也是促使当时新加坡潮人办学的重要因素。首先是英殖民地政府对新加坡教育所关注的只在于培养极少数当地人充当文官,对华文教育则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政策。(5) 有鉴于此,和其他方言帮群一样,潮人基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子弟而出资办校。至二战后初期,由于受殖民地政府的育政策所限制,许多政府学校都不能录取超龄的学生,潮人社团因此开始创办更多的学校,目的在于招收因战乱失学或超龄的子弟。
有些学者认为潮人办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是潮帮本身的权力斗争。例如蔡子庸等人为挑战佘有进家族的领导地位而创办端蒙学校,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事件的起因是蔡子庸等人不满佘氏家族长期控制义安公司和主导潮人社会,故企图创办一新社团来与佘家对抗,并期望取代佘家成为潮籍侨领的地位。在廿世纪初期,要成为社群的领袖,除了参与公共文化和宗教慈善活动之外,对自己社群的教育贡献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蔡子庸等人便是要藉创办端蒙学校以控制潮人社群的教育文化事业,以期获得社群的更大认同。(6)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新加坡潮人已先后创办或资助多所学校,计有建国幼稚园、擎青、树人、菁莪、培英、培道、植哲、醒华、陶蒙、陶英、辅女、洛英、文选、华农、广德、潮阳、粹英、椰林、中国公校、义安等十多所幼稚园、中小学,以至大专学府。(7) 其中除了私人办学外,由社团主办或赞助的学校,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由信托机构如万世顺公司和义安公司所主办资助;由宗教性的慈善组织如善堂所主办或资助;由传统的社团如潮阳会馆、揭阳桂林刘氏公会 等所主办或资助。其中,义安公司在这方面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见表2)。 这些潮人社团所创办和资助的学校均具相当规模,无论在行政或教学上,都有严密的组织和系统;而在1940年建立的义安女校和1963年创办的义安学院,更是新加坡潮人教育事业的里程碑。前者为当时潮人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所主办的唯一女校,它的创立显示了当时新加坡潮人已经超越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重男轻女的腐朽观念,而展现了一种以男女平等的先进思想和高瞻远嘱的务实精神去培育下一代;后者则是当时潮人在海外创建的唯一高等学府,建校宗旨与理想在于培养科技与商科人才,以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求。虽然有些学者认为潮帮创立义安学院,和当时其领袖连瀛洲对闽帮主导南洋大学有所不满的帮派竞争有一定的关系,(8) 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义安学院的成立与发展,却足以说明新加坡潮人办学的目标是与时并进的,是以国家社会发展为整体考量的。义安学院在今天已经扩展成为新加坡一间规模盛大的理工科大专学府,多年来为新加坡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绝的科技和企业人才,对当地社会经济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关端蒙学堂和义安女校、义安学院的历史,记载颇多,本文不予赘述。(9) 值得一提的是,潮人先贤在办学时体现了有教无类和推己及人的传统美德,他们不仅资助本籍贫寒学生提的学费,对于其他方言群的子弟也一视同仁,无分畛域;而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尽管出现过内部的权力斗争,但总的来说,潮籍领袖、社团和学校三者间的互动,无疑的也加强了潮人社群的团结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表2:新加坡潮属社团主办/资助之学校

成立年份 学校 主办/资助之社团 备注
1906 端蒙学堂 (1906)端蒙分校 (1924)端蒙中学 (1955) 万世顺公司(主办)义安公司(由主办转变为资助) 1953年6月义安公司接管端蒙校政;1957年接受政府全部津贴;1995年停办。
1930年代(10) 广德学校 义安公司(资助)(11) 1976年停办
1940 义安女校 义安公司(由主办转变为资助) 1956年接受政府全部津贴;1967年男女合校;1981年改名义安小学。
二战前 桂林学校 揭阳桂林刘氏公会(主办) 二战后改华农学校
1946 南安学校 南安善堂(主办) 1975年停办
1946 同敬学校 同敬善堂诚善社(主办) 1981年停办
1953 朝阳学校 潮阳会馆(由主办转变为资助,直至1982年改为特别学校为止) 1956年接受政府全部津贴;1982年1月1日改为朝阳特别学校。
1963 义安学院 义安公司(由主办转变为资助) 在1967年《义安学院法案》下,义安学院改为公立学院,每年由义安公司拨款资助;1968年易名义安工艺学院,现名为义安理工学院。
1994 义安中学 义安公司(资助) 关于义安公司在端蒙中学关闭后,公司另建新校而不沿用“端蒙” 校名之事,按义安公司的说法,是因为公司已成立义安小学及义安理工学院,如果再拥有义安中学,就会有三全其美之意思。参阅《联合早报》,1993年3月16日,第13版。
不详 大陆﹕鮀济中学 蓬洲小学 新加坡蓬洲同乡公会


资料来源:潘醒农,《马来亚潮侨通鉴》,(新加坡:南岛出版社,1950),页244-250。
许甦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新加坡:南洋书局,1950),第三篇一至三章,第 九篇。
《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成立六十周年纪念》,1989,页9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