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叩齿古寺盛世重兴
[潮州佛教网 ]


叩齿古寺是潮州古城区中一座名扬宇内,有一千余年历史的古刹,位于道后巷,原名未详,因唐代元和十四年已亥(公元819),大儒韩愈上书“谏迎佛骨表”,触犯宪宗皇帝,被贬来潮州任刺史时,三次致书礼请大颠禅师来郡论道,大颠禅师应邀来此小住十余日,与韩愈相互辩论,最终折服韩愈,后人于庵内建大颠堂以志景仰,并取“小隐隐陵 ,大隐隐朝市”之意,命名为“大隐庵”,以其有韩愈与大颠的一段因缘,遂名闻遐迩,垂范千秋,为一方名刹。复因1927年大革命时期南昌起义部队第三师政治部曾设在此处,故1962年被潮安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被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潮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叩齿古寺以其独特的历史,一千余年来吸引着古今知名学者、高僧大德莅临参谒,留下大量诗文。宋神宗熙宁四年,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巡历至潮州,于大颠堂题诗: 
“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佛老非; 
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清代知名学者,邑人陈衍虞赋诗云: 
“踏破春烟陟峻台,千里虹指净纤埃; 
山僧错会留衣意,十笏精篮傍庙开。” 
爱国诗人丘逢甲,清末民初时,曾瞻礼是寺,感怀万千,因赋诗曰: 
“叩齿庵空客话禅,东风酿暖祭诗文; 
竞轮岛佛才名瘦,懒把黄金铸大颠。”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近代高僧太虚法师莅潮州,慕名来寺瞻礼,留诗曰: 
“暧暧潮州薄暮天,开元寺拥万家烟; 
文能感鳄韩公笔,钵可降龙宝祖禅。 
叩齿庵中参道俗,葫芦山畔足林泉; 
登楼一览江湖胜,塔影钟声意洒然。” 
当代高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法师,1998年冬曾亲至此,礼拜大颠祖师,向该寺住持宏生法师了解重修情况,并挥毫留下墨宝;撰联赠予宏生法师: 
“宏扬佛法常修法,生在人间普利人。” 

叩齿古寺千余年来,迭经沿革兴废,有史志碑文可考者:先是韩愈会晤大颠禅师后,该庵起建"大颠堂”“以志景仰”。元代至正二十六年丙午(公元1336),潮州路总管王翰,毁大隐庵,并于庵右建韩祠。明代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清理天下僧寺,大隐庵僧人散居他寺,大隐庵遂寂默无闻。明末清初,邑人邹鎏重建大隐庵,并易名为“叩齿庵”。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住持僧澄修大师重建是庵客堂;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募建大雄宝殿;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复建大颠祖师堂,规模为之一新,乃更名为“叩齿古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古寺被工厂占用,僧人被逐出,诸佛菩萨圣像遭毁,殿宇残破,面目全非。 
1984年由于当时党政领导重视,叩齿古寺产权得到落实,1988年宏生法师应佛门缁素恳请,住持该寺,经十年艰辛努力,在市文管会支持下,获广大善信襄助,全面按仿唐建筑风格进行统一规划,精心设计施工,重新兴建落成大雄宝殿、玉佛楼、山门、祖堂、方丈室、客堂、僧舍、厢廊、斋堂。寺中文物:碑石、古榕、古井得到充分保护,千年古刹焕然一新,海内外游人香客沓至云来,香火鼎盛,佛日增辉。2000年荣获广东省佛教协会授予“文明寺院”光荣称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