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拍”中与粤东闽语词义相同词语考释——名词篇
林 伦 伦 [《华学》第七辑(2005)]
“三言两拍”是“三言”和“两拍”的合称。“三言”指的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所辑著的话本集《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两拍”是明末凌
初所辑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粤东闽语”指的是粤东潮汕地区人民所说的方言,属于闽方言的闽南次方言,现在以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汕头市话为代表语。粤东闽语的主要特点是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语音和词汇的特点,其主要的历史层次是汉魏六朝。[1]
在古词语研究方面,不少专家学者比较注意从唐以前的文献去考释粤东闽语的古词语。对近代汉语的文献资料缺少研究。但其实,粤东闽语的不少词语,直到明清的话本、小说中还保留着。我们从“三言两拍”中就发现了上百个跟粤东闽语词义相同的词语。
“三言两拍”的作者冯梦龙是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凌 初是浙江乌程(今吴兴)人,他们的作品中难免带有当时的江浙方言的特点。吴语跟闽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是“三言两拍”中存在很多与现在的粤东闽语相同的词语的原因之一。由于同是古代汉语的分支,虽然地域不同、历史层次不同,是可以存在相同的词语的。“三言两拍”是明末的产物,其语言从总体来看,口语性较强,是当时的语言面貌的真实反映。但我们也只能说,“三言两拍”中的词语,是明代流行的词语,是当时社会上使用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中,有一部分可能产生和使用于明代,但还有一部分是从古代汉语中直接继承下来的,其产生的年代,远远早于明代。粤东闽语至今使用的这些词语,就是从古代汉语或近代汉语中保留下来、而在明代的江浙一带还使用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
我们把这些词语分成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和连词等5类进行考释。本文为其中的名词篇。“三言”分别记为《喻世》、《警世》和《醒世》,“两拍”记为《初拍》和《二拍》。所考释的词条在行文和书证中出现,则以“~”号代替之。
【肩胛】肩膀。《喻世•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王立~上中了一朴刀,情知逃走不脱,便随刀仆地,装做僵死。”又《喻世•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儿举手把婆子~上打一下。”《醒世•金海陵纵欲亡身》:“海陵便照着女待诏~上拍一下。”
“肩胛”一词,汉代以前就有了,写作“肩甲”。《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膺背肩甲间痛。”《说文解字•骨部》:“
,肩甲也。”段玉裁注:“单呼曰肩,累呼曰肩甲。甲之言盖也,肩盖乎众体也。今俗云肩甲者,古语也。”
【 】,潮音[ni6],谓乳房,乳汁。[2] 《喻世•任孝子烈性为神》:“那妇人伺候了几日,忽一日捉得个猫儿,解开胸膛,包在怀里,……由它抓得胸前两~粉碎。”《警世•乔彦杰一妾破家》:“高氏走入房中,看见女儿~大,吃了一惊。待女儿穿了衣裳,叫女儿到面前问道:‘你吃何人弄了身体?这~大了。’”
,繁体字做“ ”,今作“奶”。潮人随普通话读“奶”为[nai2],不知其可读[ni6]也。《广韵》上声荠韵一音“奴礼切”,正与潮音[ni6]吻合。另,乳汁和奶妈两义,近代汉语也有。如《醒世姻缘传》:“这晁梁虽是吃~子的~,一夜倒有大半夜是晁夫人搂着他睡觉。”“~子”即奶妈,也叫“~媪”、“~婆”。清•赵翼《陔馀丛考•~婆》:“俗称乳母曰阿~,也曰~婆。……汉以前皆称阿母,至六朝始有~婆之称。”又,奶妈或母亲一义,潮音读阴平声[ni1],与《玉篇•女部》和《广韵》明母支部平声“莫奚切”读音吻合。《玉篇•女部》:“
,莫奚、莫移二切;齐人呼母。” , 的异体字。
【骨殖】尸骨,骸骨。《醒世•李玉英狱中讼冤》:“李承祖哭道:‘孩儿如不得爹爹~,料然也无颜再见母亲。’”又《大树坡义虎送亲》:“(林公)打点搜山捕获大虫,并寻女儿~。”《警世•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如果然不幸,~也带一块回来。”
“骨殖”一词,晋朝已有。晋•葛洪《抱朴子•勤求》:“非老庄之学,故无~而取偶俗之徒,遂流漂于不然之说,而不能自返也。”
【身尸】尸体。《喻世•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孩儿死后,将~丢在水中。”《醒世•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王老员外和女儿一步一颠走回来,见了女婿~,哭了一场。”
【身家】家产,家财。《二刻•卷二六》:“侄儿有些~,也不想他的。”引申指有地位的。《醒世•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举目看那人面貌魁梧,服饰齐整,见众人称他老爹,料必是个有~的,哭拜在地。”
【亲情】“情”潮音[tsian1],谓亲戚。[3] 《喻世•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细姨道:‘……这几匹绢,老娘自家也不舍得做衣服穿。他有甚~往来,却要送他?’”《醒世•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尹道:‘你既为~而往,就不该与那女儿结亲了?’”《二刻•卷六》:“还亏得李将军是武夫粗卤,便认作舅舅,~的念头重起来。”
“亲情”一词,非明代才有,唐朝已普遍使用。张籍《送李馀及第后归蜀》诗:“乡里~相见日,一时携酒贺高堂。”蒋防《霍小玉传》:“生自此心怀疑恶,猜忌万端。夫妻之间,无聊生矣。或有~,曲相劝喻,生意稍解。”
【新人】特指新娘,不指新郎。《警世•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若向新郎诉,只怨亲夫不怨天。”《喻世•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莫稽)开眼看时,画烛辉煌,照见上边端端正正坐着一个~,不是别人,正是故妻金玉奴。”《醒世•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船两只:一只坐~,一只媒人共新郎同坐。”
“新人”一词,明前已有,但非仅指新嫁娘,而泛指新婚之人。宋•吴自牧《梦粱录》:“凡嫁娶,两~并立堂前……。”更早的时候指新娶的妻子或新嫁的丈夫,与“故人”相对而言。
【家长】“长”潮音[tion2],原是店中的伙计对经理的称谓。“三言”中用以指东家,老板,词义甚近。《醒世•张孝基陈留认舅》:“众家人听得~声喊,都走拢来看时,过迁已自去得好远。”又《施润泽滩阙遇友》:“工人知是~所为,谁敢再言?”《警世•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只见家里小厮叫做秀童,吃得半醉从外走来,见了~,倒退几步。”
“家长”指一家之长的义项,潮音读“长”为[tsiang2],与上义读音不同。
【舍】原用以称权贵人家的子弟,今多用以讽称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称“某舍”或“某某舍”。《醒世•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等待明天,便唤家童小乙来,跟随尤大~往山上说亲。”《二刻•卷三十九》:“懒龙掣住其衣问道:‘你是某~么?’”
“舍”是“舍人”的省称,也有用全称的。《喻世•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小人姓贾名石,是宣府卫的一个舍人。”“舍人”秦汉乃是官名,宋元以来才用作显贵子弟的俗称。潮汕方言只称“舍”,不称“舍人”。
【心性】性情,脾气。《警世•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却这女儿~,有些跷蹊。”《醒世•金海陵纵欲身亡》:“海陵道:‘夫人~如何?’女待诏道:‘夫人端进严厉,言笑不苟。’”《喻世•单符郎全州佳偶》:“春娘道:‘若司户左右要觅针线人,得我为之,素知阿姊~,强似寻生分人也。”《初刻•卷三十八》:“夫人~,最是妒忌。”
【行止】品行。《醒世•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想必那没~的秀才,从此而去。”《警世•苏知县罗衫再会》:“李生摇手连声道:‘小生有志攀月中丹桂,无心恋那野外闲花。请勿多言,恐污~。’”《初拍•卷三十五》:“(赵廷玉)自想到:‘我本不是没~的,只因家贫,无钱葬母,做出这短头的事来。’”
“行止”(“行”读去声)为名词,作品行解,唐代已有。《旧唐书•韦贯之传》:“同列以张仲素、段文昌进名为学士。贯之阻之,以~未正,不宜在内庭。”
【名头】名声,名气。《醒世•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众人还想连宾客都拿,内中有人认得俱是贵家公子,又是有~秀才,遂不敢去惹他。”又《李道人独步云门》:“这~就满城传遍,都称他作李一贴。”
“名头”一词,元杂剧已见。元•杨显之《桃花女》第一折:“你的~传播的远了,那算卦的人难道为这一个不著便不来要你算?”
【无 蟹】“三言两拍”中作“无脚蟹”,比喻无依无靠的人。《醒世•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个孤身女儿,~。”又《徐老仆义愤成家》:“(颜氏)哭道:‘二位伯伯,我是个孤孀妇人,儿女又小,就是~一般。’”
【滚水】开水。《醒世•薛录事鱼服证仙》:“元来做 的,最要刀快,将鱼片切得雪片也似薄薄的,略在~里一转,便捞起来。”
“滚水”一词,元代已见。元•马致远《无题》小令:“他心罢,咱便舍,空担着这场风月。一锅~冷定也,再 红几时得热?”“滚”古字作“涫”,《荀子•解弊》:“涫涫纷纷,熟知其形。”杨
注:“涫涫,沸貌。”《楚辞•哀时命》:“愁修夜而婉转兮,气涫沸其若波。”《说文解字•水部》:“涫,沸也。”段玉裁注:“今江苏俗语沸水曰~。~即涫水,语之转也。”
【灶头】灶台。《喻世•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娘子)盛了五个馒头,就~合儿里多撮些物料在里面。”《警世•计押番宝鳗产祸》:“(周三)去那~边摸着把刀在手,黑地里立着。”
【灶前】指灶的前面,经常是堆放柴草的地方,也泛指厨房。“三言”中多指厨房。《喻世•任孝女烈性为神》:“春梅在~收拾末了,听得敲门,执灯去开门。”《警世•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王兴道:‘姐姐,你寻常说那~看见押司的话,我也都记得。”又《乔彦杰一妾破家》:“高氏急了,无家伙在手边,教周氏去~捉把劈柴斧头……。”
【灶下】厨房。“三言”多指灶的前面,灶台的下面。《醒世•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孙大娘在~烧火。”
“灶下”一词,晋代已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五:“(端)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燃火。”汉代辱称厨工为“灶下养”,可知当时也已经称厨房为“灶下”。《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着绣面衣、锦绔……,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养,中郎将……’。”清代称婢女或侍妾为“灶下婢”,也以厨房为“灶下”也。
【笊篱】漏勺,潮音[tsau2 loi7]。《警世•钝秀才一朝交泰》:“将~笊起沟内剩饭。”
“笊篱”一词,唐宋已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安禄山恩宠莫比,锡赍无数。其所赐品目有……银~。”《景德传灯录•令遵禅师》:“问:‘如何是漏?’师曰:‘~。’问:‘如何是无漏?’师曰:‘木勺。’”
【祠堂】宗族姓氏祭祀祖宗或聚会的公共建筑。《喻世•滕大尹鬼断家私》:“(梅氏)只得听凭分析,同孩儿谢了众亲长,拜别了~,辞了善继夫妇。”《警世•桂员外途穷忏悔》:“施还不得已,命苍头开了~,桂迁陈设几里祭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