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潮汕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第二节
林伦伦、吴勤生 [《潮汕文化大观》]

第二节蓝色国土 

潮汕的海岸东北起自饶平县大埕镇上东村的闽粤边境,西南止于惠来县歧石镇华清村附近,岸线长325.6公里。海岸曲折,多良港和海湾。有大小岛屿(低潮时出露海面,面积超过500平方米)126个,总面积329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3.43万亩。此外水深小于200米的大陆架15600平方海里(53500平方公里),为潮汕陆地面积的5倍。大海提供了大批优质食品,历史上还通过海上贸易促使潮人走向世界。海洋经济是潮汕经济的一部分,未来海洋还将为人口稠密、资源贫乏的潮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上的支持。 

一、优良的港湾 

潮汕沿海众多的港湾中,以汕头湾、柘林湾、广澳湾、海门湾、南澳港及神泉港较重要,已建成了以汕头为主枢纽港的粤东港口群。 

潮州港——汕头港 
潮州地处韩江三角洲的顶点,是韩江的水运枢纽,距海30余公里。韩江沙多水浅,海船无法到达。但历史上的情况却不一样,潮州曾经是潮汕主要的港口。唐代三角洲前缘虽然己到达今澄城以南,但韩江的水仍较深,潮水可到达潮州城下。贾岛有诗曰:“海浸城根老树秋”,“潮州涨满江”。宋代建湘子桥时韩江水深流急。1958年湘子桥改建为公路桥时钻探发现,宋代建桥时的桥基被埋在现代河床下17米的深处。前后777年,平均每年淤高2.2原米(《潮安县水文志》1987年)。所以宋代建桥时河水深估计超过10米。建桥的过程西段9个墩前后历56年,东段9个墩用16年建成,中间一段“中流惊湍尤深,不可为墩”,只能采用浮桥。所以宋代海船进出潮州港不会有问题。清·郑昌时《韩江闻见录》“井中船桅”写道,雍正年间天大早,井皆涸。府城东堤有人挖深水井时‘浚深数尺,见白沙,又数尺见黑土,又数尺,见土中横一大海船桅并绳索等物”。东堤位于潮州城内,东侧几十米的城墙建于公元1228—1236年间,所以建城墙以前东堤一带曾经是海船停泊地。《宋史三佛齐传》中有“太平兴国五年,三佛齐番南李甫诲,乘船舶载香药、犀角、象牙至海口……漂船六十日至潮州”的记载,表明宋代潮州有作为海港的条件。至于唐宋年间潮州港是否成为外贸港口,有的学者认为包括下游的凤岭港应属地方性的商贸港(庄义青《唐宋时期潮州瓷器外销的几个问题》)。不过海上外贸活动只要有利可图,很难完全由官方加以控制,通过潮州港进行民间海外商贸活动是很难避免的。 
宋代随着韩江堤围的修筑,韩江泥沙主要沉积于河道上,造成河床淤浅,三角洲的港口从潮州和凤岭港转移向辟望港、庵埠港、樟林港,最后为汕头港所取代。清代庵埠、樟林、汕头三港是正式的外贸港口。 
汕头港地处韩江、榕江的出海口,背靠富饶的潮汕平原及兴梅、闽西和赣南的广阔腹地。汕头湾水域广阔,最大水深超过10米,南面有达濠岛为屏障,自然和人文条件为粤东诸港口之最佳。但随着现代海上运输的发展,船舶吃水深度越来越大,而汕头港存在航道淤浅、万吨轮无法进港的问题。1990年开始了深水港工程,包括新建万吨级泊位、导流防沙堤和疏浚航道等工程。从新津河口向东南延伸的导流防沙堤,长7.95公里,有效地拦截来自韩江口的泥沙进入港区和外航道,并加快潮水的流速起到束水冲沙、维持航道畅通的作用。1995年底,外航道加深到9。5米,万吨轮满载可自由进出深水港区,结束了潮汕没有深水港的历史。随着广梅汕铁路和京九铁路的修通,汕头与全国铁路网联成一体,成为京九线南端一个出海口。位于达濠岛东南的广澳港原是一个荒僻的小渔港,由于近岸海水较深,东南有丘陵阻挡波浪,泥沙少,是粤东唯一可建10万吨级泊位的良港,建设中的深水港将成为汕头港区的一部分。 

柘林湾 
拓林湾位于饶平县南部,沿岸有潮州港(三百门港)及柘林、井洲两个渔港。柘林湾避风条件好,其东部为柘林半岛,西为海山岛、南有西澳和汛洲等岛屿阻挡风浪,隔海还有南澳岛构成为一道屏障。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与汕头湾面积相近,海湾中部有一深槽横贯东西,并有大金门、小金门、柘林、竺港4条水道与外海相通,泥沙淤积轻微,具有作为海港的良好条件。潮州港位于海山岛北岸,建于1975年,是潮州市的外贸港口。柘林是粤东著名渔港之一,历史上是沿海船只停泊地。 

海门湾 
海门湾位于潮阳市东部练江出海口。海门港是广东三大渔港之一,现称潮阳港,是潮阳的外贸港口。历史上海门港是海防要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守御千户所,清康熙三年(1664年)设水师海门营,鸦片战争后与港澳和东南亚开展海上贸易。由于老港区日渐淤浅,影响港口功能的发挥。近年在海门以东两公里的澳内湾建成新港区,该港是国家一类口岸。 

神泉港 
位于惠来县中部沿海,是粤东著名的渔港和惠来县的外贸港口。神泉因地处滨海,井水尽苦,唯城东有泉水出白花岗岩中,味独甘冽,秋冬不竭,被誉为“海角甘泉”。原港区位于龙江出海口,湾口东西有两条沙咀阻挡南海口的波涛,明清时海上贸易活跃。1938—1944年港口通畅,进出港的水道深达13米。1979年以后由于龙江下游进行改道,使神泉港泥沙淤积,湾口沙咀延伸,口门几乎被堵死,丧失了港口功能。1985年在东南侧开挖新港池,修防浪堤,神泉港变成一座人工港。 


二、各具特色的岛屿 

南澳岛 
潮汕第一大岛,面积105.2平方公里。地处台湾海峡南口,位置险要,素有“闽粤咽喉,潮汕屏障”之称。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于1938年首先占据南澳,作为进攻粤东的跳板。南澳多山,丘陵占全岛面积的90%左右,平原狭小。东西半岛分别以果老山(海拔576米)和高嶂岽(海拔587米)为主体,东西两半岛中间为后宅平原。山高坡陡,海岸曲折,多岬角和海湾。位于前江湾的南澳港是国家一类口岸,成为粤东、闽南最接近国际海运航道的国家级水运港。南澳的经济长期以海水捕捞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现有金银岛、龙门湾、白沙湾、猎屿湾四个海水养殖基地。1987年岛上建成我国沿海第一座风力发电站,现在果老山北坡100多座白色“风车”构成我国沿海最大的风电场。南澳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超过70%。加上独特的海光山色,众多名胜古迹,成为粤东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的支柱之一。南澳的文化遗产比较丰富。1993年后宅镇东北部发现了象山遗址,初步确定为距今8000年前的人类文化遗存。历史上南澳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成为沿海民间海上互市的理想场所,也是海上武装走私集团的根据地。白明代至民国初南澳一直是海防要地,并分属闽粤管辖。明万历四年(1576年)设南澳副总兵,在调澳建城设镇,把隆澳及深澳城的—部分划归潮州府,深澳的另一部分及云澳、青澳归漳州府管辖。分治局面直至1914年全岛才划归广东才结束。1912年置南澳县时县城仍在深澳,直到1927年才迁隆澳(后宅)。 

南澎列岛 
位于南澳岛东南20余公里的一群弹丸小岛,地处惊涛骇浪之中,有浪花岛之称。列岛主要由东澎(顶澎)、中澎、南澎、芹澎(北大礁)四岛组成,又称四澎,加上一些小岛和礁石,排列成一串北东向的岛链。总面积0.96平方公里,主岛南澎0.38平方公里,海拔62.6米。南澎地处南海前哨,是广东省的东极。它突出于东亚繁忙的国际海运航道附近,其东南12海里我国的领海之外,每天过柱的各式轮船平均达300多艘次。由于浪急滩多,历史上许多船舶葬身于附近海域。据《中国沿海灯塔志》载,清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十—日美国炮舰“阿须乐”号在芹澎触礁,死亡14人,余者包括美国驻厦门领事等130余人获救;1921年3月4日鸿茂轮在芹澎遇险,“船主溺毙,据云千余华人,也葬鱼腹……”。酿成中国近代十大海难之一。为航行安全,早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国伦敦万国公司在南澎岛建灯塔,其设施相当完善。抗日战争后灯塔的主要设施被盗。1952年在解放南澎岛的战斗中主塔被炸毁,而100多年前灯塔的部分附属建筑物至今仍保存,是潮汕少有的历史性建筑。南澎新灯塔重建于1986年。列岛上有淡水,中澎岛上的“国姓井”相传系当年郑成功驻军中澎时所挖掘。列岛附近是南澳的传统渔场,每年夏秋季南澳渔民以列岛为基地,夜间划着竹排,点上汽灯,捕捞鱿鱼。所产鱿鱼干称“宅鱿”。南澎附近海域多地震,历史上影响潮汕的大地震,如1918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三)给潮汕造成较严重破坏的大地震就发生于附近海域,近期仍小害不断。 

达濠岛 
北与汕头老市区隔海相望,南为濠江与河浦区为邻。面积80.9平方公里,为潮汕第二大岛。全岛以花岗岩低丘为主,香炉山最高,海拔212米。岛上没有河流,淡水不足。濠江不是江,它的水是咸水,它是汕头湾的一条潮汐通道。历史上达濠经济是“农、渔、盐三分天下”。由于海湾大桥、礐石大桥建成,达濠与老市区连成一体。过海水管、深汕高速公路、广澳深水港等基础设施为达濠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达濠与河浦区组成汕头市区的南区,形成‘一市两城”的格局。由于南区人口较少,后备建设用地较多,为市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达濠嚎古称‘踏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筑三寨(踏头埔、赤港、青林)以御海盗,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踏头建达濠城,袖珍的古城至今保存完好。 

海山岛 
位于饶平柘林湾西南,由海山北岛(海北)和海山南岛(海南,又称黄隆岛)组成。北岛面积21.5平方公里,南岛30平方公里,两岛间由竺港大桥连接。由于北岛与井洲之间有三百门海堤,北岛已变成半岛。地貌上以花岗岩低丘、台地为主,最高点在南岛烟楼山,海拔146.5米。历史上海山水源缺乏,农业以旱作为主,经济以渔盐占优势。建国后从汤溪水库引水,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在南岛黄隆南部海边,有由贝壳和海沙胶结形成的天然石堤,地质学上称海滩岩,构成抵御海浪的屏障。该海滩岩石堤规模大,保存较好,为国内少见。据C14测定,其最早形成时间近6000年,因其学术价值而为国内学者所关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