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第三节
林伦伦、吴勤生 [《潮汕文化大观》]

第三节气候宜人,江河纵横 

一、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潮汕的纬度较低,北回归线从南澳岛、庵埠、莲塘、河婆等地通过,把全区一分为二,亚热带地区的光热资源丰富,气候温暖,而亚洲大陆东岸的夏季风给潮汕带来丰沛降水。水热结合为农业生产创造有利条件,使潮汕平原土地生产力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丰富的水热资源为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潜力提供广阔前景。 

长夏无冬,秋去春来 
潮汕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强烈的热带色彩,但不是真正的热带,这一点从我们的周围可以观察到。漫步在汕头市区海滨路,挺拔的椰子树给滨海城市带来一派热带风光,但却没见到像海南岛那样硕果累累的椰子。椰树是典型的热带植物,它虽然能在潮汕生长,但受温度限制,不能开花结果,个别结了果也是空壳一个。 
太阳辐射是地表热量的源泉。由于纬度较低,潮汕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加上海拔高度低,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21—22℃,一月份最冷气温仍达13—14℃,七月份最热为27.4—28.4℃。虽然与全球同纬度地区比较潮汕冬季的气温偏低。如古巴哈瓦那(北纬23。09’)与汕头纬度相近,一月份气温超过22℃,比汕头高出8℃,这是由于潮汕受到干冷的冬季风影响的结果。不过,从全国来看潮汕冬季气温仍然是比较高的。按气候学的标准来衡量,潮汕没有真正的冬季。气候上划分四季的标准是:候(五天一候)平均气温≥22℃为夏季,≤10℃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根据这一标准,潮汕夏季长达6个月,其余为春、秋季。这就是潮汕气候上“长夏无冬,秋去春来’’的基本特点。正当北国数九寒天,漫天飞雪之时,潮汕大地一片翠绿,生机盎然。潮汕的冬季少有霜日,大部分地方农作物全年生长,群众利用冬季进行冬种,实现一年多造,耕地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特别是冬种蔬菜,经济效益更加可观。所以潮汕的土地人口承载量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就是单位土地面积所能养活的人口比全国高出几倍。 
潮汕的冬季温暖,夏季却又少有酷暑。我国的气候大陆性很强,冬夏温差很大,特别是内陆平原和盆地,夏天多酷热天气。而潮汕得大海的“恩惠”,夏季海洋像一台巨型的“空调器”,给潮汕送来清爽的凉风,所以7月中至8月初虽然出现超过35℃的高温,但时间短,一般只一两天。可谓冬季温暖,夏少酷热,气候宜人。2000年汕头与杭州、桂林等8座城市列我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其中原因之一是汕头的气候优越。 
当然潮汕气温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每年冬天,偶有冷空气或寒潮光顾,造成低温或霜冻天气,其出现的概率大约两年一遇。内地和山区冬天冷害稍为严重些,沿海和平原则影响轻微。1955年1月12日揭阳出现潮汕极端最低气温—2.7℃。据记载,历史上潮汕也有过几场冰雪。如明正德四年(1509年)“冬十二月雨雪厚尺计”;清雍正七年(1729年)“春正月大雪”;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冬十二月二十八日起严寒,雨皆成冰,深山穷谷积雪二、三尺许,至明年始消”。可见潮汕历史上有过奇寒天气,这是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波动的结果。20世纪全球气候处于温暖期,潮汕未出现严寒天气。 

降水丰沛 
潮汕年平均降水量1350—2200毫米,是全国平均降水的两倍以上,是我国多雨的地区之一。“近山多雨”,山区的雨量更大,大南山、南阳山、大北山区雨量超2200毫米,是广东的多雨中心之一。沿海和平原区雨量较少。潮汕的雨季从3月中旬至9月下旬,长达6个多月。56月是年降水高峰,以端午节前后降雨最集中,常出现大洪水,故称“龙舟水”。7—9月是台风雨季节,台风常带来暴雨,容易产生洪灾,但台风雨对解决秋旱和冬春用水有重要价值。假如过境的台风太少,多有秋旱出现。历史上正面袭击潮汕的台风对工农业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是潮汕最严重的农业自然灾害。百年来破坏力最强的两次强台风是1922年“八·二’’风灾和1969年“7.28”台风。1922年8月2日(农历六月初十)的强台风列20世纪全国三大风灾之一,据《潮州志》载,潮汕各县共死亡3.45万人。由于潮汕的降水多集中于夏半年,冬半年降水少,容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包括春旱和秋旱,以沿海地区较常见,如果冬春连旱,对农业会产生严重影响。据汕头市自1880年以来的百余年降水记录,严重的春旱大约5年一遇。在旧中国,每逢天旱,米价飞涨,人心不定。20世纪潮汕最严重的旱灾发生于1943年春夏,称“饥荒年”。一方面农田因干旱缺水无法耕种,另一方面各河流下游咸潮上涌,引起广泛的咸害,出现饿殍盈途、饥民到处抢食的悲惨局面。此次灾荒潮汕饿死45.53万人,仅潮阳死亡达20万之众。 


二、四江一河 

韩江 
韩江是我国南方一条中小河流,潮汕平原的“缔造者’之一。韩江流域孕育了富于区域特色的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拥有潮州、梅州、汀州三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国主要的侨乡。韩江是连结闽西、粤东近20个市县、上千万人口的蓝色纽带。历史上作为水上运输动脉,韩江把闽西、粤东、赣南的经济联成一体。今天正当全国许多城市面临‘水荒”之际,滔滔的韩江水成为粤东人民的‘生命线”,保护好这条“母亲河”其意义十分重大。 
郦道元的《水经注》把韩江称为员水,唐宋时称恶溪、鳄溪,清代定称韩江。流域面积30112平方公里,自汀江的江源至澄海东溪口长470公里,是广东第二大水系。广东境内有流域面积的65%,福建占35%。潮汕范围内流域面积1741平方公里,长69.4公里。以大浦三河坝和潮州竹竿山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三个河段。上游包括汀江和梅江,占全流域面积的85.5%,下游占3.4%。汀江长323公里,被誉为客家的“母亲河”。历史上客家人从他们的发样地一一福建宁化石壁乡沿汀江向南迁移,并发展成今天人数达几千万的海内外客家民系。汀江发源于武夷山东麓、宁化县西南部治平乡下坪村的木马山,婉蜒向东南穿越长汀、上杭等盆地,斜切闽西的北东向山地,多险滩、峡谷。其中以闽粤边境的棉花滩花岗岩峡谷最著名,这里正在建设大型的水电站。峡谷以南大埔县境内有青溪径流电站。梅江长293公里,发源于莲花山脉西北坡、紫金县东南的七星岽,向北再沿北东向的宽谷流动。五华水寨以上称琴江,以下称梅江。梅州——三河多峡谷,已建成多座电站。汀江及支流梅潭河和梅江在三河附近汇合始称韩江。三河至竹竿山107公里的中游河段,两岸多山,峡谷与盆地相间出现,以高陂、馏隍、归湖等居民点较重要。广东省计划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以调蓄韩江的水量。竹竿山以下进入三角训,河道宽浅,泥沙淤积。凤凰台附近分为北溪、东溪、西溪三分支,西溪在庵埠附近又分出梅溪、新津律河和外砂河入海。1953年以前韩江有17条入海河道,其中北溪就有9条,构成三角洲的河网,经整治保留5个入海口,并建桥闸防止咸潮危害。 
韩江的水量丰富,潮安站多年平均径流量251亿立方米(1951—1987年),其水量比潮汕地表水的总量多出一倍以上。加上水质较好,是潮州、澄海、汕头最主要的水源。韩江的水量季节变化较大,水位有暴涨暴落的特点。当上游汀汇和梅江同时发生大洪水时,下游将出现特大洪水。历史上由于堤围较单薄,洪涝灾较严重。自宋代至1949年以前,下游溃堤成灾凡84次,大约每10年一次。下游堤围长350多公里,西岸的南北堤长43公里,是广东仅次于北江大堤的第二大堤围,对捍卫潮汕平原的安全关系重大。随着上中游一系列水库的建成,下游洪水的威胁将基本消除。由于近代流域内森林被砍伐,造成上中游,特别是梅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韩江泥沙较多,含沙量0.3公斤/立方米,每年向下游输沙763万吨,导致下游河道淤积。近期由于全流域造林绿化取得成效,加上水坝拦截,下游的泥沙将逐渐减少。 
韩江是粤东、闽西的运输通道,在历史上其作用尤为重要。近代汕头港兴起后,兴梅和闽西的木材及土特产品外运、内输的工业品及粮食等都通过韩江水运。由于运费低廉,梅州的水泥、煤炭、木材等物资也多经水路运抵潮汕,使流域内的资源得到互补。20世纪50年代以前韩江通航的里程估计在1500公里以上,其中梅州市超过1000公里,梅州、茶阳以下可通小汽轮。几十年来由于河床淤浅,航道等级低,水深不足1米,加上上游多处筑坝碍航甚至断航,使航程大大缩短,韩江水运处于萎缩状态。 

榕江 
榕江为潮汕第二大河。干流南河长175公里,河口在牛田洋。流域面积4408平方公里,其中潮汕范围内为3512平方公里。南河发源于普宁西南的南阳山区、后溪乡南山凹村附近,向北经石塔在硁下进入揭西,转向东流。普宁里湖为上中游的分界:上游两岸多山地和盆地;中游为棉湖平原,两岸多台地,河道宽,多沙洲。三洲(榕城上游15公里)以东为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北河是榕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丰顺县西部莲花山脉东南坡桐子洋村附近,经汤坑、榕城在炮台附近的双溪咀汇入南河。北长62公里,流域面积1629平方公里。榕江上游是多雨中心,所以水量丰富,单位面积的产水量高于韩江。但含沙量较少,所以下游河道较深,潮水可上溯到达南河的三洲,北河的罗山。当天气久旱时咸潮上涌影响浇灌。近期因下游水质受污染较严重,江水已无法饮用,造成水质性缺水。榕江水运便利,是广东省第二条优良的内河水道。1975年建玉湖大桥清基时发现了唐代水运码头遗址(《汕头水利志》1994年),表明1000多年前北河的水运已具规模。又据《潮州志·交通志》载:1949年以前从揭西硁下经河婆至汕头通航里程达147公里,其中棉湖以下可通小汽轮。北河也可通航到汤坑。所以历史上榕江是陆丰、普宁、丰顺、揭阳、潮阳等县的水运动脉,榕城是流域内的水运枢纽,也是一个海港。现在从榕城北河至汕头港58公里可通行几百吨的货轮,千吨级轮船可候潮开进榕城港。近期计划以下游航道进行改造加深,使更大的海轮可以通行,以实现江海直达运输。 

练江 
练江是沟通普宁、潮阳的水上通道,因河道弯曲、婉蜒如练而得名。干流长71公里,流域面积1353平方公里。练江的河源是普宁大南山西北坡的寒妈径,入海口在海门湾。上游称流沙河,在普宁晖含墟与支流白坑湖水汇合后始称练江。其流程短、落差小,加上河道弯曲、排洪不畅,建国前常泛滥成灾。天旱时咸潮上涌,造成广泛的咸害。2*世纪50年代以后进行了综合整治,在上游及各支流建水库进行蓄水;干流裁弯取直16处,河流长度缩短23.4 公里;山前截洪排洪,有效地控制了水旱灾。海门建桥 闸,消除了咸害。近期由于人口急增和乡镇企业发展迅猛, 练江水受到严重污染,已丧失其灌溉、供水的功能。历史上 练江水运也比较重要,新中国建立前其支流的白坑湖水至 陈店可通木船,陈店以下44公里可通小汽轮。为使练江与榕江、韩江的航运连贯起来,明代在棉城修建棉城运河(后 
溪)长7.5公里,连系练江和牛田洋。这样船只不必绕过外海,便可安全快捷到达揭阳、海阳等地,效益巨大。 

龙江 
位于潮汕西南部,流经普宁、陆河、惠来三市县。其河源与榕江近在咫尺,即普宁南阳山区南水凹村附近。上游 称龙潭河;流经陆河县境在葵潭西部进入惠来。从葵潭向东4公里的磁窑附近有来自南阳山区的三条支流汇入,即南洋仔水、高埔水、崩坎水。磁窑以下始称龙江,河道流向东南。邦山以下进入龙江下游平原,有来自大南山的罗溪水、盐岭水、雷岭水汇入,在神泉港出海。由于下游平原比降小,泥沙淤积,排水不畅,加上大南山的山洪,故常发生洪涝灾。1979年完成了下游河道的改道工程,开挖5公里长的新河道出海,实现洪涝分家。改道后龙江的长度由原88公里缩短到82公里,流域面积由1631平方公里变为1187平方公里。 

黄冈河 
黄冈河是饶平县的母亲河。它发源于该县北部大岽坪 (福州岽),由北而南流贯全县,在凤洲石龟头注入拓林湾。河长87.2公里,流域面积1648平方公里。三饶以北为上游,两岸是宽谷盆地。三饶至赤岭为中游,多低山、丘陵,有浮山,樟溪等盆地。下游为黄冈河平原,黄冈以南进入三角洲,过去分6条河道入海,1958年以后只保留东溪为出海河道。由于流域面积小,流程短,上中游多山,比降大,暴雨时洪水集中,带有山洪危害,暴雨过后则干涸断流,有“竹筒溪”之称。1958年开始在中游建设汤溪水库,控制了流域面积的40%,成为潮汕最大的蓄水工程,是全县灌溉、防洪、供水的总枢纽,对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