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镐公著作考略

  周修东



  周光镐(1536-1616),字国雍,号耿西,潮阳峡山乡人。其远祖为宋理学大家周元公敦颐,南宋淳佑年间元公裔孙(从元公算起第七世)周梅叟曾刺潮,后升任广东转运使等职,因故乡湖南道州兵荒马乱,不得归家,而卜居潮阳泗水。父周孚先,字克道,号西山。正德14年省试中举人第四名,师事岭南理学家湛若水,著有《桃溪逸稿》,今佚。周光镐嘉靖43年举人,隆庆5年进士,历任宁波府推官,南京户部主事,吏部员外郎、郎中,顺庆知府。四川巡抚徐元泰征建越,特擢为兵备副使,监征南军事,叙功升参政。宁夏乱起,升陕西按察使,镇驻皋兰。乱平,廷议须资望大臣镇抚,拜佥都御史、巡抚宁夏。24年升大理寺卿。因见万历帝猜忌大臣,儿戏朝纲,朝政日非;又因离家日久,病魔缠身,便三疏乞休,暂获予告,息肩明农,葺祠修谱,崇礼立约,课徒著书,拓桥建塔,济灾立仓,大有功于乡人。卒后入祀乡贤祠和节义孝弟祠。他一生勤奋好学,左图右史,“向时居正,必以《史记》、《杜集》相随。”(报《顾比部道行》)又喜读《离骚》、《文选》等书,博学多才,腹笥丰赡。于征南兵羽间,于塞北冰封中,于乡村山居时,埋首编卷,不废吟哦,著作等身。与明先贤薛侃、翁万达、郭之奇合称为明代潮州四家。县志称“《明农山堂集》及《周氏宗乘》为岭南文献云。”其诗文与同邑浙江副使林大春相伯仲。因处于明季鼎革之际,著作大多毁于兵燹,传世罕觌。现据有关资料就其著述略为考证如下。 
一、《左传节文注略》15卷(明万历12年刻本) 
本书《潮州志.艺文志》据《传是楼书目》著录。故宫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据作者自序,该书乃就新安汪司马道昆(字伯玉,号南溟、南明)所著《左传节文》一书,取《杜氏解》、《林氏注》融会贯通,加以诠释、训诂,目的是“便于学者之揽拮?”。该稿质正于沔阳陈玉叔(陈文烛),于万历12年授之南充县令江进卿(江有源)和温陵顾汝光删定,博士康其邦校梓。周于万历40年左右在《与南海湛封君(湛若水之子 )》信中称:“外《左刻》一部,奉孝廉君求正。“即指此书。该书现有传本2部,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二、《韩子选钞》 
本书《潮州志.艺文志》据《明农山堂汇草全集》自序著录,未见。 
据自序:“其(韩非子)文则奔腾横佚,奇诡峻洁,波荡飚生:谓非先秦之国手不信。余蚤岁喜之,既为理官,辄舍去。丙戌(万历14年),再以守吏入计,恒自悼其录录往返也。又窃有慨于时弊……因选录一帙,盖亦孟坚所言:‘舍短取长,可以通万方之略’之意云。又二年戊子(16年)南服之后,因叙而授之梓。” 

三、《征南纪事》1卷(明刊《名臣宁攘要编》本) 
本书《千顷堂书目》著录。又《潮州志.艺文志》著录:存,天一阁、日本内阁文库俱有藏。 
据《潮州艺文志》,万历14年,松潘48寨勾结作乱,朝廷命四川巡抚徐元泰征讨。时光镐方守顺庆,亦奉命监军南征。及叛平,光镐乃纪其始末,即此编。时当羌难初起,道途四塞,诸将争言罢兵。光镐独拜命,慷慨赴敌,驻师转战,深入不毛。此役虽由元泰统驭全军,而临阵破敌,出奇制胜,功绩固当属之光镐。 
《千顷堂书目》有:“周光镐《征南纪事》1卷,记徐元太(泰)征松潘事。”李之鼎增订《丛书举要》,据天一阁所藏无名氏《名臣宁攘前编》中有周光镐《征南纪事》1卷,知此书后被编入丛书。 
据《清代各省禁书汇考》,明项德桢辑《名臣宁攘前编》被列入应毁书目,故此书世鲜传本。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上海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各有一部残卷,都没有周之《征南纪事》。据《新编天一阁书目》,天一阁所藏该书已佚,未见著录。所以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当为存世孤本。 
泰国周唯仁先生据民国甲寅(1914)年重刻本影印的《明农山堂集》所收《征南平建越记》和《征南军前议》,疑为《征南纪事》书中之文。 

四、《武经考注》 
《潮州艺文志》据《明农山堂汇草全集》自序著录,未见。 
自序云:“于是兵羽少间,谋之行阃监抚郡佐,取《武经》校而锓之,俾兹一方之官校子弟习焉。……此之剞劂,所愿为边圉树将才与?愿汝将家子自树者,意盖在此。”(《明农山堂集》文卷2) 

五、《兵政集训》3卷 
《潮阳周志.艺文》著录。《潮州艺文志》据《明农山堂汇草全集》自序著录,未见。 
自序:“余猥有事于西南夷,见诸所建旗鼓者,楚楚多颇牧材,以故克成南服。然亦属于天幸尔。既暇,率所辖戍卫武弁子弟,属有司群而教之。问古之兵政者,云‘边鄙地无有’,且不知田穰苴与孙、吴诸家为何物。……间阅经传子史诸家,凡有切于兵戎之事者摘其要,汇为三卷,名曰《兵政集训》,出而梓之,匪徒以广荒陲之耳目,亦因以自考所事,庶几不悖于古人成训与否?”(《明农山堂集》文卷3) 
饶宗颐先生按:“此《武经考注》、《兵政集训》二书,据国雍自序,盖亦南征时所作。国雍雅以知兵自负,目击当时介胄世禄之子,狃于豢养,未能继武先业;而世之言兵者,尤多迂阔支离之谈,莫适于用。乃为校刻《武经》,摘录古训,俾子弟肄习,明达守御之法,以防边圉。今其书虽不传,然观其序文,亦可知明之中叶,士夫狃于晏安,武备废弛,国家已无抗敌御侮之具,其亡也固不待李自成之长驱东下,直捣幽、燕而后见也。” 

六、《百朋会钞》 
《潮州艺文志》据《明农山堂汇草全集》自序著录,未见。 
自序:“所所喜宦途虽局,莅皆名区:南国为佳丽之都,东越乃文名之薮,蜀西剑北,则司马子云之故墟也。......于是怀文抱质之士,动相推求;耽奇振藻之流,间多引掖。谬褒采于一介者,磬咳重于珠玑;或抽扬其小善者,竹素侈于华衮。缀浩瀚于鸿篇,畴匪荃藻;寄寂寥于雁足,总结芝兰。......是用采其雅驯,眷言披睹,爰汇一帙,名曰《百朋》。盖慕诗人之雅咏,广周易之交贞。匪美邀游,实要永好云尔。" 

七、《海日楼集唐》 
据《明农山堂集》文卷8《海日楼集唐小序》:“余山居岁久,旷焉无徒,唯石端明、楮待制二卿相朝夕。则政以??蔬,息以游咏。岁在屠维(己年,时为己亥27年),忽恸童乌,几伤赋 。久之,介然而起曰:“奈何离群索居,圣门责我矣。”乃复召二卿,拂拭群编,然愦愦厌长牍也,披辄咄咄中止。则思理性情,莫善于诗,诗莫善于唐,为其无象无着也。日嗒然据梧,惚得一句,则以谐声者,合为一首,恍出一人口吻,不知优孟之非孙叔相也。体不必同而声同,盛晚不必同而韵同。如是而得百又一焉。戋戋小技乎哉,非我物也。而又离拆诡合,不几伤乎道。嗟嗟!聊以止痛而已,以消晷而已。” 
从序中可知,光镐因万历27年四子笃藩幼殇而心痛搁笔。久之介然自责,但倦于长编,乃以集唐以自娱,“聊以止痛而已,以消晷而已。”因得集唐诗101首,汇为一帙,因作《集唐小序》。该书未知梓行否?世无传本。此书未见著录。现《明农山堂集》中尚录有游宦四川时所作集唐诗6首,而乡居集唐则该集未收。因此,此6首集唐诗,当不在《海日楼集唐》之列也。 

八、《周氏宗乘》10卷 
《潮州志.艺文志》据《明农山堂汇草全集》著录。存光绪举人周一士手抄本和1995年泗水周氏宗乘编修委员会重编《泗水周氏宗乘》本。 
《周氏宗乘》10篇(卷),为《义例考》、《世繇考》、《世系考》、《世传考》、《祀仪考》、《第宅考》、《丘墓考》、《训规志》、《恩科录》和《撰述志》(有《疏檄类》、《祭文类》、《志铭类》和《北极类》),前有序言,后有尾声。序有友人吉水邹元标《周氏族谱序》、光禄寺卿番禺郭棐《周氏宗乘序》和自序。 
周于《谱凡叙论》中对其修谱缘由和选定谱例作了如下说明:“戊戌(万历26年)乃谋之族长,昭告于始祖先祖,告之吾大父、考君,猥任谱事,不自量其力之不胜也。于是集众思,定凡例。则叙事必撮其指要,作《义例考》第一;有生莫先于稽本,疑信不可不昭也,作《世繇考》第二;而首于历代历数,合族必先与辨世,庶源流不至于混淆也,作《世系图》第三;列行实以发幽光,则劝惩寓焉,作《内外传》第四;祀典不修,非渎则野,仪式维繁,先贤是稽,作《祀典考》第五;生有所聚,殁有所归,久之迁徙靡常,丘谷变迁,不可不虑也,作《宅第考》第六、《丘墓考》第七;敦训所以睦族,规约所以范众,此长善救失,亲吾亲也,作《训规志》第八;亢宗莫贵于多材,希荣莫重于锡典,作《恩命表》第九;而《科第录》附之;可传必征之撰述,而昭乘莫要于名笔,作《撰述表》第十,而杂录诸义附之。于是十稿具而谱乘之义彰矣。”郭棐在序中言“周氏之宗系大明,而谱法于今为烈矣。”对其谱法之完备大加推崇。 
该谱始作于万历26年,据《尾声.谱成告大宗祠文》:“集虑殚思,三载是力。”知初成于万历29年。周在《答李方麓(李时华)按院》书中:“近方以宗乘为政,逾月方可完梓。”李时华30年调任四川巡按,可知该谱最迟于万历30年前完成雕版工作。邹元标序作于万历32年,乃该谱雕版后,由周氏门人吴仕训于万历31年秋上京应考时,便道吉水请序而作。据周氏与元标书言:“甲辰(32年)秋……绣梓完。”从谱中收有周作于万历32年春的《郑氏圹志》和大约作于万历33年左右的《五子授业叙》,可知万历29年谱成后尚有补充,至33年左右连同邹序等全部印成。 
该谱完成后,“具请呈之有司印钤二部,一以藏泗水大宗祠,一以藏在图溪诰封家庙。其余族长、宗子、大宗、小宗、各房长,用图书印记,各分送一部。子姓生员、社师与家教读生儒各给一部,每岁冬至,各携至祠,祭比毕验看,如有损坏、有事故者众共责罚之。谱版架阁于图溪家庙,凡用印刷之时,须报宗子验看。”(《训规志》) 
原《宗乘》已佚,据1995年泗水周氏宗乘编修委员会编《泗水周氏宗乘》,题为“《周氏宗乘》原著光镐;校对:峡山笃棐、峡山笃畀、董塘笃弼、桃溪笃庆;辑录:泗西一士;辑录整编:泗东修雄。”知该谱存世者为23世裔孙光绪29年举人周一士辑录手抄本,原谱与谱版现已俱亡。重辑本有一士窜入《世传考乘??义》、《祀仪考章义》、《撰述表序》和《题灵山寺壁》诗一首。在一士辑录时有些篇章已是散失,至95年重编时一士手抄本中“中咨一道因原卷蛀烂而不成文,故缺。”其中的部分章节在95年重编时也有所调整或删节,如《世系考》并入《续集.世系考》、《祀仪考》之“改葬、还葬”条和《训规志》之“重祀田”一节被删节。 
该谱洋洋大观,林熙春誉之为“绰绰成一家言”(《周氏大宗世封列祖家庙记》)。其中《祀仪考》可视作明代潮州民风礼仪之集大成者。该谱不单作族谱看,也可作礼学著作看。潮州研究礼学者历代名家辈出,然而传世者则聊聊无几。此书礼仪考注乃周氏致力甚巨、苦心经营者,考注名家礼仪,如《朱文公家礼》、《颜氏家训》、《白虎通》和萧端升《谕琼礼要》等,折衷潮俗民风,允称当时礼仪权威。《撰述志》则收有大量赠序诗文,保存很多亡佚篇章如明代学者刘瑞葵、郑经哲、萧端升、章熙、吴从周等诗文,可谓吉光片羽,于研究乡邦文献大有裨益。 

《出峡草》1卷 
据《明农山堂集》自序著录。存民国甲寅重刻《明农山堂汇草全集》本。 
《出峡草自序》:“维时辱在郡五年所矣,例得一徙。于是俶装出峡,故以《出峡》名篇。乃明年又还郡,久之方握方符,入灵关邛笮道,讨西南夷之不奉汉法者。横槊多暇,爰汇是草,属友人华阳杨孝廉氏(杨观吾)证之。……(杨)请为而授诸梓。”可见该草曾于征南时单独梓行。《出峡草》收万历13年秋第二次上计至14年8月将备兵西南夷时所作。1卷,诗70首。 

《渡泸草》 
《阮通志.艺文略》著录.存民国甲寅重刻《明农山堂汇草全集》本。 
巴西野史陈宗虞《渡泸草序》:“时建越诸羌夷靖,友人周国雍由果州守迁观察,监军南征。历沈黎、渡泸江,浴兵邛海,挂旆雪山,扫白马之鼎鱼,夷青羌之穴蚁。归而饮至锦城,予壮而觞之。解其奚囊,得所为诗若干首,国雍自名为《渡泸稿》。”可知周将万历14年秋至16年平建越西南夷时所作诗收为《渡泸稿》(又作《渡泸草》),陈氏于万历17年为之序。现集中之《渡泸草》所收诗至后出峡止,为另一版本。详下。 

《渡泸草》(含《后出峡草》)2卷 
据《明农山堂集》卷6、7首“门人渝州贾应举校”著录。存民国甲寅重刻《明农山堂汇草全集》本。 
《渡泸草》为万历14年8月至20年8月为监军西南和补四川右参政期间所作。《后出峡草》为万历20年8月擢升陕西按察使出峡所作。《渡泸草》和《后出峡草》合共3卷,各有诗315首和32首。现重印民国甲寅版《明农山堂集》卷6、7首有“门人渝州贾应举校”字样。可知《渡泸草》曾由门人贾应举校对梓行。 

《西征草》(一作《西征集》) 
据梅鼎祚于万历16年所作《西征草序》和郭子章所作《西征集题词》著录。存民国甲寅重刻《明农山堂汇草全集》本。 
从叙文中知道周氏将《出峡草》和平建越所作的《渡泸草》合为《西征草》(或作《西征集》)。未知是否梓行? 

《明农草》6卷 
据《明农山堂集》卷10至15卷首“门人吴仕训、莫应魁、林萃芳校”和吴仕训《明农草序》著录。存民国甲寅重刻《明农山堂汇草全集》本。 
前两卷作于万历24年秋至28年,由门人吴仕训校梓;有二卷作于万历29年至36年,由门人莫应魁校梓;后二卷作于万历37年至40年,由门人林萃芳校梓。6卷共360多首诗。又万历32年11月吴仕训在《明农草序》中云:“顾小子学稼明农之门,九易寒暑,不昏作劳,卤莽相报,无以承后稷之教。僭校公九寒暑之作,蕲以传诸其人。”则知吴仕训曾将周氏于万历24年秋至32年11月共9年的诗作校梓,并为之序。这是另一个版本,今已无传。 

《抚朔奏疏》7卷 
据《周氏宗乘》谱乘10《撰述志》著录,原书名无考,现书名为编者所拟。存民国甲寅重刻《明农山堂汇草全集》本。 
《周氏宗乘》谱乘10《撰述志》:“按:镐叨镇朔方,仅逾二载,诸所经略边务,式遏戎虏,调度兵粮,举劾文武将吏,前后所上题请奏牍,不下百十余章,业有专梓。”可知其奏疏在万历29年《宗乘》修成之前也曾单独梓行,现《明农山堂集》卷27至33为奏疏类,共7卷,其奏疏收至万历27年《恭谢天恩疏》。据《明农山堂集》诗卷10作于万历24年中秋《中秋日子侄宴集桃溪故里,时塞上初归(其二)》:“再看封事入,应遂赋初衣(时再疏乞休)。”现集中该疏未收。又据吴仕训《恩波桥记》所引有万历27年《谢恩疏》,集中也未收该疏。《宗乘》初稿成于万历27年至29年之间。但该集之名和版本俱无可考。 

《大廷尉周国雍先生集》 
据方沆《大廷尉周国雍先生集序》著录。存民国甲寅重刻《明农山堂汇草全集》本。 
据方沆《大廷尉周国雍先生集序》,知万历36年光镐次子笃畀曾将诗文汇集,请友人莆田副使方沆(字子及)撰序。该集是否梓行,已无可考。 

《明农山堂文草》34卷(明刻本) 
《千顷堂书目》和《徐氏家藏书目》著录。存民国甲寅重刻《明农山堂汇草全集》本。 
文草共34卷:卷1至卷8为序类;卷9至卷10为记类;卷11至12为传类;卷13为行状类;卷14至15为志铭类;卷16至卷17为祭文类;卷18为策3道;卷19为论类;卷20至21为启类;卷22至24为尺牍类;卷25至26为杂著类;卷27至33为奏疏类;卷34为征南军前议类。 

《明农山堂诗草》15卷(明刻本) 
《千顷堂书目》和《徐氏家藏书目》著录。存民国甲寅重刻《明农山堂汇草全集》本。 
诗草共15卷:《金陵草》2卷;《嘉陵草》1卷;《出峡草》1卷;《渡泸草》和《后出峡草》3卷;《黄河赋》、《皋兰草》和《贺兰草》2卷;《明农草》6卷。 
《金陵草》为光镐于万历3年至8年由宁波推官升任南京户部主事、吏部员外郎、郎中时所作。二卷,诗179首。此前诗作只剩1首,见《玉泉孝廉赠录》中。?? 
《嘉陵草》作于万历8年至13年秋第二次上计前,时任顺庆知府。1卷,共89首。 
以上两草是否单独刊行?已无可考。 
《出峡草》收万历13年秋第二次上计至14年8月将备兵西南夷时所作。一卷,诗70首。该草曾于征南时单独梓行。见上。 
《渡泸草》为万历14年8月至20年8月为监军西南和补四川右参政期间所作。《后出峡草》为万历20年8月擢升陕西按察使出峡所作。《渡泸草》和《后出峡草》合共3卷,各有诗315首和32首。曾由门人贾应举校对梓行。 
《皋兰草》与《贺兰草》合为1卷,前又有《黄河赋》1卷,共2卷。《皋兰草》乃周氏于万历20年至21年10月按察皋兰时所作,有时46首。《贺兰草》为周氏巡抚宁夏时所作(万历21年10月至24年5月),有诗67首,其中一首全缺,一首前部缺。该草是否单独刊行,已无可考。 
《明农草》6卷,作于万历24年秋40年,分别由门人吴仕训、莫应魁和林萃芳校梓。6卷共360多首诗。 
以上诗共15卷,收诗共1026多首。 

《明农山堂汇草》49卷(明刻本) 
《徐氏家藏书目》著录???? 

《明农山堂汇草全集》(又称《明农山堂集》)49卷(民国甲寅重刻本) 
揭阳图书馆和泰国周唯仁先生等处有藏本,潮阳图书馆有残本。 
明刻本后未再刊,至民国甲寅1914年仅裔孙耀南存有家藏本。因聘请盐城印鸾章校勘,付商务书局印刷数百本,名〈明农山堂汇草全集〉,封面由曾晦之题为〈明农山堂集〉,分赠友好及族中智识之士。 

《明农山堂集》(即《明农山堂汇草全集》)49卷(泰国周唯仁先生1983年据民国甲寅(1914)年重刻本影印) 
汕头市图书馆等处有藏本。 
1983年周氏裔孙旅泰周唯仁先生据民国甲寅(1914)年重刻本在泰国影印,内部交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