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周昭京和他的《中外名人风采录》
陈卓坤 [澄海报]


 不久前,周昭京老师花了19年时间才完成的又一部力作《中外名人风采录》已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问世后,已在新闻界和文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近日,周老将其力作赠送给我,拜读之余,深有所感,不由不说,不说不快。 

读罢全书,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老那锲而不舍、刻苦钻研、不辞劳苦的精神以及对家乡母爱浓郁真挚的乡情亲情。搞过新闻采访的人都知道采访难,尤其是采访名人更难。十几年来周老为采访而天南地北劳苦奔波,一切费用都是自理的。有时为了约一位名家而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诚如周老在书中后记所说的一样:“在80年代初,家里没电话,要先去信,等被采访人来信,我再去电报约好登门拜访的时间。有时按约找到他家里,却找不到他本人,因他突然到外地开会去了。等待时间短的,只得等待;等待时间长的,只得打道回府,空走一回。其中采访遇到的艰难‘天晓得’,自不赘述。”既然采访名人是这样困难,周老为何还乐此不疲呢﹖周老认为各行各业的名人都有其成就和业绩。把这些人事业成功的经历和智慧,以及对社会的贡献集中反映出来,让别人借鉴学习,以励后人,这是他写此书的目的之一。其二,写他们的目的,在发扬他们的创业奋斗精神,敢于开拓的胆略,坚忍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不回头的钻研精神。其三,写他们是自己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尽微薄之力和心愿。其四,为中外采访事业作出新的尝试。正是这些目的,转化为采访的动力,使周老19年来一如继往、锲而不舍、坚韧奋斗,不向困难低头,继续努力往前走,直至成功采访。 

周昭京老师1936年出生于潮阳,早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后在上海工作,并任《老战士报》、《华声报》、《潮汕乡讯》、《汕头特区晚报》等六种报刊特约记者。先后在法国《欧洲时报》、《国际潮讯》以及《文汇报》等几十家报刊发表二百多万字作品。作品入藏天下名人馆专柜、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等,名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名学者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曾对他及其作品作专题向世界报道。盛名之下的周老并没有忘怀梓里故土的山山水水,也没有忘却哺育他成长的家乡人民、父老亲人,时刻关切着海内外乡亲的活动和业绩成就,这正是乡情深厚的表现。“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周老常把家乡比作母亲,他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一切情感和心血,含辛茹苦抚养其成长,“由此,每一个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第一位要感谢的就是自己的母亲。”“不为母亲做事是不肖的,儿女对母亲只有‘奉献’两字,对母亲的奉献是—种人生事业,人生追求,它永远是没有下课铃的。”说得多感人啊这是一种赤子之情。正是在这种母爱的精神指引下,几十年来周老密切关注家乡潮汕建设,每年往返潮汕十多次,传递信息,沟通乡情、亲情、友情。并在早几年出版了《潮汕名人采访录》、《潮州会馆史话》等多部潮学著作,为传播和弘扬潮汕优秀文化而作出了默默的奉献。如今《中外名人风采录》的出版面世,又是周老献给家乡的另一份厚礼,家乡人民将不会忘记他。 

《中外名人风采录》一书,周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己构思创作,经过长达19年的陆续采访,累积资料,终在本世纪初付诸剞劂,发行面世。采访人物众多,分布地区广泛,这是构成该书的一大特色。该书采访的对象除中国大陆人物外,还有居住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瑞士、荷兰、澳大利亚和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英才人物。他们当中包括外交、教育、侨务、经济、银行、金融、企业、科研、宗教、文学、历史、美术、音乐、体育、摄影、电影、新闻、数学、物理、化学、翻译、慈善、会馆、家谱、烹饪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如李嘉诚、刘海粟、丘成桐、萧乾、苏步青、秦牧、贺绿汀、饶宗颐、林思齐、侯宝林、陈复礼、陈世贤等一串串闪光的名字映入您的眼帘。真可谓是琳琅满目,群星荟萃,蔚为大观。 

长期以来,报刊对于海内外特别是华侨华人中出类拔萃的优秀分子和代表人物少有介绍,人们知者甚少。周老早就密切关注这个问题,并致力于勤采访多写作,著之成文,加以详细介绍,不仅具有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而且还起到启迪、昭示、教育后一代人的作用。 

《中外名人风采录》一书的发行面世,对潮学研究者来说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读罢全书,可发现书中的中外名人大都与潮汕结下不解之情缘。如著名作家萧乾早年曾在汕头一所中学任教,并和一位汕头姑娘谈恋爱。如今步入耄耋之年的萧乾一提起汕头便感慨万千,思绪飘飘,情真意切。他常说“汕头是我的第二故乡”,“汕头在我的记忆中占有一定特殊地位。我不但爱汕头的山山水水,也更热爱那里热情爽朗重感情的人民。”,“常梦见自己在汕头同老朋友喝功夫茶、梦见汕头的大海”。又如原文化部副部长夏衍 

也曾两次到过汕头,并曾先后与洪灵菲、郑正秋、蔡楚生、梅益、方方、许涤新等潮籍乡贤结下不解情谊。夏老对潮州人在海外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尤其是近年来,潮州人在海外的各方面成就和热爱故土的精神表示赞赏:“潮州人了不起,有爱国心,海外潮州帮很厉害啊!”,“东南亚,尤其是泰国,它是潮州人的海外故乡。”再如国画大师刘海粟也跟王远勃、谢海燕、陈大羽等潮籍画师结下深厚情谊,这在书中也可详细看到,暂不赘述。由于这些资料都是出自名入之口,是第一手材料,准确性高,可信度强,故成为研究名人与潮人、名人与潮汕文化专题一份不可多得,十分珍贵的历史材料。 

另外,《中外名人风采录》一书在文章编排、标题的采用、内容的组织等方面都显示了周老独特的匠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书中的每篇文章读起来“珠圆玉润、韵味悠长”汕头市副市长钟展南序言 ,毫无过于单调、枯燥无味之感,“诚为近年来同类撰著中罕见之作”汕头大学教授黄绮文序言 。这与周老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细致认真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周老在每一次选准采访对象后,都认真搜集整理好有关材料,然后思考提炼出采访提纲,在此基础上才进行采访。对采访得来的材料,周老从标题、内容、结尾等方面都进行认真组织,力求尽善尽美。例如采访撰写秦牧时引用饶宗颐教授赠张大千的诗句“惟公极汪洋,巨壑收众流”作为主标题,这用在秦牧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而写萧乾时则引用其赠言“汕头是我的第二故乡”作为主标题,使人一看就知萧乾曾在汕头生活过,并留下深刻美好印象。而每篇文章的结尾更耐人寻味,易使读者共鸣,产生了画龙点睛之作用。如采访著名脑神经专家张香桐时,以“当我握手与他道别时,深觉他的手是打开大脑秘密的一把金钥匙”这一优美抒情的比喻句作为结束语。又如采访画家王个簃时,以“我随手翻阅一下画册 ,见书末老人自序诗曰:‘善抱砚田要奋发’,‘点画推敲学到老。’是啊!这是老人一生的写照”作为结束语,再次鲜明的突出人物个性、光辉形象,韵味悠长,意景深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