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潮汕的青草药书  马庆贤


  文革已经过去近三分之一世纪,在品种繁多的文革文物中,笔者对文革的青草药书籍情有独钟。 
青草药,通常指植物药,潮汕地区从平原至山区到处可见,采用方便,群众历来有自采草药治病疗伤的习惯。农民农闲时节,或采草药四处挑卖,或摆摊设点,或设立固定的草药店铺。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对卫生工作作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为了积极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指示精神,针对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汕头地区党政卫生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对潮汕青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发展青草药业。各地医疗卫生部门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积极发挥民间青草药的作用,组织广大医疗卫生人员下乡上山采集青草药, 大力推广使用青草药治病防病,达到了花少钱治好病的目的。 
1966年,汕头专门成立了汕头专区草药研究委员会,下设编辑、研究两个小组,负责对本区民间草药疗效的发掘、整理、总结和推广,并于1968年1月编印了《潮汕草药》一书。同时,汕头各县也编印了许多草药书籍,如潮阳县人民卫生服务站革命委员会于1969年9月编印了《潮阳草药》、澄海县文卫战线革委会卫生组于1970年1月编印了《中草药治疗选编》,7013部队卫生部、南澳县卫生战线革委会于1970年9月编印了《南澳草药》等等。 
  文革期间出版的草药书,虽只署编写单位,没有署编写者个人姓名,但在文革这种特殊环境下,编者的工作态度都是严肃认真的。他们为编写这些传统医学书籍,经常到各地对各种药用植物进行调查,采集标本,深入钻研,详细了解药用植物种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其分布,明确各种植物的别名和经济用途。因此,这些书实用性强,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至今仍为潮汕人所珍爱,固有较强的收藏价值。 
(马庆贤)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