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雍正《海阳县志》整理始末

       林英仪 [潮州日报]


  海阳县为潮安县的前身,向为潮州府首邑,属府之治所附郭,明代以前未修县志,一县信史只附于府志之中。清代康熙、雍正、光绪三朝才先后编修《海阳县志》。雍正三年(1725),张士琏知海阳县,八年(1730),纂修成《海阳县志》十二卷,十二年(1734),继任知县龚松林刻印刊行。雍正《海阳县志》承前启后,书中多有康熙《海阳县志》不及收、光绪《海阳县志》未录入之内容,是一部宝贵的地方历史文献。潮州市博物馆虽有这部县志藏本,但缺九、十两卷,且残破甚多,有的书页翻动便碎纸落地。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启动“再造千部善本,传承中华文明”文化工程的精神,遵照国际汉学大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饶宗颐教授的倡导,市志办把整理雍正《海阳县志》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2000年10月,市志办编辑人员带着市博物馆藏本雍正《海阳县志》复印件赴穗,到中山图书馆善本部对照查补。该馆藏本经重新整理装订,书质虽比潮藏本较好,但内容同样缺漏甚多。蒙该馆林子雄先生热心查询全国各大图书馆,获悉天津图书馆有较全藏本。复由林先生搭桥,达成潮、穗、津三地藏本并合再造雍正《海阳县志》之共识,由津馆负责整理制成仿古线装本,作为扫描缩印的底本。 
   2001年初,“津图”开始复印制作雍正《海阳县志》线装本,发现该馆的藏本应是795页,但欠缺115页,该馆李国庆先生即把所缺章节条目页次电传来潮。 2001年4月,我们查对后从潮藏本复印78页寄去;第二次赴穗,请“中图”查补48页寄津。年底,“津图”李先生再次来函,说明有些补配页字迹不清,还发现另有缺页,必须再补,强调“读书人怕文字有误,如果补配页子没补到应补的位置,岂不更误事!”随后,潮、穗二方再共复印60多页“志文”寄津。 
   2002年6月,由“津图”整合复制之雍正《海阳县志》线装本寄来潮州后,我们逐页校核目录及相续页次顺序,发现仍有多处缺页。于是,编辑人员第三次赴穗,从“中图”和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再补上一些缺页。对全书残缺、脱落的文章、文段或字词,则分别从相关文献或诗文集中誊印录补入。如卷九《制诰·圣谕》中之“重农桑”、“尚节俭”缺二页,从《四库全书》录补,卷十一文集序中署名王守仁之文章,标题与内容残缺,据康熙《潮州府志》“书黄梦星卷”移入;卷十二林大钦诗,题目仅“居”字略可辨认,经查《林东莆先生文集》补齐“田园闲居”诗题,诗文字迹不清者也一一为之显示。全书补缺漏、显漫漶共80多处。并新编明细目录置于卷端,方便读者检索。最后才把并合修补为902页的新本扫描缩印,于2002年10月出版。 
   潮、穗、津三地并合再造雍正《海阳县志》,历时二载有余,参与其事者共有八个单位20多人。期间,编辑人员三上广州之车旅劳顿,三地间之多次函电往来,编校者灯下案头之推敲勘补,电脑机上之仔细技术处理,大家都迎难而上,通力协作,锲而不舍,终于将270年前纂修的雍正《海阳县志》再造出来,抢救挖掘了潮州文化遗产,填补了现潮安县、湘桥区、枫溪区缺《海阳县志》的空白,充实潮州历史文献库,并列入《古瀛志乘丛编》向外传播。 

 
 
关闭窗口